出自唐代張九齡《巡按自漓水南行》:
理棹雖云遠(yuǎn),飲冰寧有惜。
況乃佳山川,怡然傲潭石。
奇峰岌前轉(zhuǎn),茂樹隈中積。
猿鳥聲自呼,風(fēng)泉?dú)庀嗉ぁ?br>目因詭容逆,心與清暉滌。
紛吾謬執(zhí)簡,行郡將移檄。
即事聊獨(dú)歡,素懷豈兼適。
悠悠詠靡監(jiān),庶以窮日夕。
注釋參考
況乃
亦作“況乃”。亦作“況廼”。 1.恍若,好像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游赤石進(jìn)帆海》詩:“周覽倦瀛壖,況乃陵窮髮。” 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餘光隱更漏,況乃露華凝?!?唐 元稹 《和樂天秋題曲江》:“況乃江楓夕,和君《秋興》詩?!?/p>
(2).何況;況且;而且?!逗鬂h書·王符傳》:“以罪犯人,必加誅罰,況乃犯天,得無咎乎?”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登臨海嶠初發(fā)彊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》:“茲情已分慮,況廼協(xié)悲端?!?宋 王安石 《酬沖卿月晦夜有感》詩:“夜云不見天,況乃星與月?!?/p>
山川
山川 (shānchuān) 山岳、江河 mountains and rivers—landscape 祖國壯麗的山川怡然
怡然 (yírán) 喜悅的;安適自在的樣子 happy;joyful;cheerful張九齡名句,巡按自漓水南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