澆愁酩酊一樽酒,破睡咿啞兩櫓床
出自宋代賀鑄《興龍節(jié)日渡江懷寄二友弟兼示同行》:
燕庭冠佩拜爐香,丸劍紛紛想定場(chǎng)。
江上烹魚猶得信,座中驚雁已離行。
澆愁酩酊一樽酒,破睡咿啞兩櫓床。
不特賦詩懷二仲,故呈凡韻惱支郎。
注釋參考
澆愁
飲酒解除愁悶。 宋 蘇軾 《贈(zèng)何道士》詩:“問疾來三客,澆愁有半瓶?!?金 元好問 《秋夕》詩:“澆愁欲問東家酒,恨殺寒鷄不肯鳴。” 巴金 《秋》八:“自己裝滿了一肚皮的愁悶,無法吐一口氣,他就用酒來澆愁?!?/p>
酩酊
酩酊 (mǐngdǐng) 形容醉得很厲害 be dead drunken 日夕倒載歸,酩酊無所知?!稌x書》樽酒
(1).杯酒?!兑住た病罚骸伴拙企E,用缶?!?唐 杜甫 《客至》詩:“盤飱市遠(yuǎn)無兼味,樽酒家貧只舊醅?!?/p>
(2).代指酒食。 唐 羅隱 《讒書·后雪賦》:“ 梁王 詠嘆斯久,撤去樽酒。 相如 竦然,再拜稽首?!?/p>
破睡
睡醒;使睡意消失。 宋 蘇軾 《寄蘄簟與蒲傳正》詩:“霧帳銀牀初破睡,牙籤玉局坐彈碁?!?清 唐孫華 《夏日齋中讀書》詩之三:“日攜一卷書,瀟灑送炎燠。忘憂代萱蘇,破睡調(diào)茗粥。”
咿啞
(1).象聲詞。多形容物體轉(zhuǎn)動(dòng)或搖動(dòng)聲。 唐 李賀 《美人梳頭歌》:“轆轤咿啞轉(zhuǎn)鳴玉,驚起芙蓉睡新足?!?唐 韓偓 《南浦》詩:“應(yīng)是 石城 艇子來,兩槳咿啞過花塢。” 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聽長(zhǎng)笛一聲何處發(fā),歌欸乃,櫓咿啞。” 元 馬熙 《和韻》:“桑麻莽蒼接平野,機(jī)杼咿啞聞隔墻?!?/p>
(2).象聲詞。管弦聲。 清 陳維崧 《東風(fēng)齊著力·田家》詞:“叢祠畔,絲管咿啞?!?/p>
(3).象聲詞。小兒學(xué)語或低哭聲。 宋 蘇軾 《中秋見月和子由》:“卷簾推戶寂無人,窗下咿啞惟 楚老 ( 蘇軾 孫)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暗夜》:“兒子不住地咿咿啞啞地哀啼?!?/p>
賀鑄名句,興龍節(jié)日渡江懷寄二友弟兼示同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