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欲湯火蹈,況無鬼神欺
出自唐代張九齡《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》:
緬然萬里路,赫曦三伏時(shí)。
飛走逃深林,流爍恐生疵。
行李豈無苦,而我方自怡。
肅事誠在公,拜慶遂及私。
展力慚淺效,街恩感深慈。
且欲湯火蹈,況無鬼神欺。
朝發(fā)高山阿,夕濟(jì)長江湄。
秋瘴寧我毒,夏水胡不夷。
信知道存者,但問心所之。
呂梁有出人,乃覺非虛詞。
注釋參考
湯火
(1).滾水與烈火。《素問·逆調(diào)論》:“人有身寒,湯火不能熱,厚衣不能溫,然不凍慄,是為何?。俊?宋 王安石 《車螯》詩之二:“往往湯火間,身盡??沾??!?/p>
(2).比喻極端危險(xiǎn)的事物或處境?!兑淖印ご蟮郎稀罚骸懊裰L幼臨敵,雖湯火不避。” 南朝 齊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詩》序:“用能免羣生於湯火,納百姓於休和?!薄稌x書·荀晞傳》:“雖陷湯火,大義所甘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江城》:“生自獨(dú)居,若離湯火,但覺凄寂?!?/p>
(3).比喻極端焦慮、急迫的心情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三三:“胸中懷湯火,變化故相招?!?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章帝紀(jì)上》:“今輦轂下,民食不造歲,湯火之憂也?!薄蛾悤こ辆紓鳌罚骸耙徽咭阅陮⒘瑴鹁有?,每跪讀家書,前懼后喜,溫枕扇席,無復(fù)成童?!?/p>
謂燙傷和燒傷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二·黃櫨》:“洗赤眼及湯火、漆瘡。”
鬼神
(1).鬼與神的合稱。《易·謙》:“鬼神害盈而福謙,人道惡盈而好謙。”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“鬼神得其饗,喪紀(jì)得其哀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神得其饗者,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?!?唐 韓愈 《原鬼》:“無聲與形者,鬼神是也。”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夫古人作書垂后……亦鑒及后人之無賴,故徐引其機(jī),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,庶不蹈妄傳之戒,為鬼神所忌耳。”
(2).泛指神靈、精氣?!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養(yǎng)材以任地,載時(shí)以象天,依鬼神以制義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鬼之靈者曰神也。鬼神曰山川之神也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歷日月而迎送之,明鬼神而敬事之?!?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天神曰神,人神曰鬼。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,賢人之精氣謂之鬼。”
(3).偏指鬼;死去的祖先。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今君若步玉趾,辱見寡君……致君之嘉惠,是寡君既受貺矣,何 蜀 之敢望?其先君鬼神實(shí)嘉賴之,豈唯寡君?”《孝經(jīng)·感應(yīng)》:“宗廟致敬,鬼神著矣。” 唐玄宗 注:“事宗廟能盡敬,則祖考來格?!?/p>
(4).指形體與精靈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:“故人者,其天地之德,陰陽之交,鬼神之會(huì),五行之秀氣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鬼謂形體,神謂精靈?!都懒x》云:‘氣也者,神之盛也;魄也者,鬼之盛也。’必形體精靈相會(huì),然后物生?!?/p>
(5).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精氣為物,游魂為變,是故知鬼神之情狀。” 韓康伯 注:“盡聚散之理,則能知變化之道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物既以聚而生,以散而死,皆是鬼神所為,但極聚散之理,則知鬼神之情狀也?!焙笫勒軐W(xué)家多以陰陽之變、氣的往來屈伸解釋“鬼神”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論死》:“鬼神,陰陽之名也。陰氣逆物而歸,故謂之鬼;陽氣導(dǎo)物而生,故謂之神?!薄抖Y記·中庸》:“鬼神之為德,其盛矣乎?!?程頤 章句:“鬼神,天地之功用,而造化之跡也。 張子 曰:‘鬼神者,二氣之良能也?!拗^以二氣言,則鬼者陰之靈也,神者陽之靈也。以一氣言,則至而神者為神,反而歸者為鬼,其實(shí)一物而已?!薄吨熳诱Z類》卷三:“鬼神只是氣,屈伸往來者氣也?!?/p>
張九齡名句,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