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風吹瘦骨,單衣冷、四月出榆關(guān)
出自清代張惠言《風流子·出關(guān)見桃花》:
海風吹瘦骨,單衣冷、四月出榆關(guān)。
看地盡塞垣,驚沙北走;山侵溟渤,疊障東還。
人何在?柳柔搖不定,草短綠應(yīng)難。
一樹桃花,向人獨笑;頹垣短短,曲水灣灣。
東風知多少?帝城三月暮,芳思都刪。
不為尋春較遠,辜負春闌。
念玉容寂寞,更無人處,經(jīng)他風雨,能幾多番?欲附西來驛使,寄與春看。
注釋參考
海風
海風 (hǎifēng) 從海上吹來的風 outwind 自海面吹向陸地的涼爽微風 sea breeze (wind)瘦骨
(1).謂馬的肢體強壯而不肥。 唐 杜甫 《房兵曹胡馬》詩:“胡馬 大宛 名,鋒稜瘦骨成?!?/p>
(2).指瘦弱的身軀。 唐 陸龜蒙 《記事》詩:“瘦骨倍加寒,徒為厚繒纊?!?清 納蘭性德 《昭君怨》詞:“瘦骨不禁秋,總成愁?!?清 陳夢雷 《東行口占》之二:“瘦骨可堪邊地苦,敝裘寧耐朔風寒?!?/p>
單衣
單衣 (dānyī) 只有一層衣料的衣服 unlined garment四月
一年有十二個月,四月就是一年中的第四月份。榆關(guān)
(1).古地名。在今 河南省 中牟縣 南?!妒酚洝こ兰摇罚骸癌z 悼王 ﹞十一年, 三晉 伐 楚 ,敗我 大梁 、 榆關(guān) ?!?司馬貞 索隱:“此 榆關(guān) 當在 大梁 之西也?!?/p>
(2).即 古海關(guān) 。古稱 渝關(guān) 、 臨榆關(guān) 、 臨渝關(guān) , 明 改為今名。其地古有 渝水 ,縣與關(guān)都以水得名。在今 河北省 秦皇島市 。 唐 于志寧 《中書令昭公崔敦禮碑》:“奉勅往 幽州 ……建節(jié) 榆關(guān) ,糜清柳室?!?清 錢謙益 《上高陽師相書》:“恭惟老師以黃閣元老出而視師,更置將率蒐討軍,實 榆關(guān) 一墻,屹為 長城 ?!?魯迅 《偽自由書·崇實》:“費話不如少說,只剝 崔顥 《黃鶴樓》詩以吊之……日薄 榆關(guān) 何處抗,煙花場上沒人驚?!?/p>
(3).泛指北方邊塞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雩祭歌·白帝歌》:“嘉樹離披,榆關(guān)命賓鳥;夜月如霜,金風方嫋嫋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同州刺史爾綿永神道碑》:“ 武成 二年,有詔進公都督 瓜州 諸軍事、 瓜州 刺史。是以名馳 梓嶺 ,聲振榆關(guān)。”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聞》卷八:“又賦《雨中花》一闋云‘……榆關(guān)萬里,一去飄然,片云甚處神州?’”
張惠言名句,風流子·出關(guān)見桃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