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草只隨春恨長(zhǎng),塞鴻空傍碧云還
出自宋代周紫芝《定風(fēng)波令/定風(fēng)波》:
梅粉梢頭雨未乾。
淡煙疏日帶春寒。
暝鴉啼處,人在小樓邊。
芳草只隨春恨長(zhǎng),塞鴻空傍碧云還。
斷霞銷盡,新月又嬋娟。
注釋參考
芳草
(1).香草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竹林果園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號(hào)為近 蜀 ?!?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詞:“花榭香紅煙景迷,滿庭芳草緑萋萋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家門始終》:“萬古千愁人自老,春來依舊生芳草?!?/p>
(2).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?!冻o·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?!?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顧?!?宋 劉攽 《泰州玩芳亭記》:“《楚辭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誰與玩此芳草?’自詩人比興,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。”
春恨
猶春愁,春怨。 唐 楊炯 《梅花落》詩:“行人斷消息,春恨幾徘徊?!?前蜀 韋莊 《庭前桃》詩:“ 五陵 公子饒春恨,莫引香風(fēng)上酒樓。” 元 黃庚 《閨情效香奩體》詩之一:“金鴨煙銷一字香,滿懷春恨強(qiáng)梳妝?!?/p>
塞鴻
(1).塞外的鴻雁。塞鴻秋季南來,春季北去,故古人常以之作比,表示對(duì)遠(yuǎn)離家鄉(xiāng)的親人的懷念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陳思王京洛篇》:“春吹回白日,霜歌落塞鴻?!?唐 白居易 《贈(zèng)江客》詩:“江柳影寒新雨地,塞鴻聲急欲霜天?!?宋 蘇軾 《次韻馬元賓》:“塞鴻正欲摩天去,垂老追攀豈可期。”
(2).相傳 漢 蘇武 被拘于 匈奴 ,曾借鴻雁傳書;后又有 唐 王仙客 蒼頭 塞鴻 傳情的故事,因常以“塞鴻”指代信使。 宋 張?jiān)?《蘭陵王》詞:“羞衾鳳空展,塞鴻難託,誰問潛寬舊帶眼。念人似天遠(yuǎn)?!?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公館言情》:“他那里迢遞登山托採(cǎi)蝱,我這里冷落悲秋盼塞鴻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鞏仙》:“道士笑曰:‘我世外人,不能為君塞鴻。’”
碧云
(1).青云;碧空中的云?!段倪x·江淹<雜體詩·效惠休“別怨”>》:“日暮碧云合,佳人殊未來。” 張銑 注:“碧云,青云也?!?唐 戴叔倫 《夏日登鶴巖偶成》詩:“愿借老僧雙白鶴,碧云深處共翱翔。” 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》詞:“悵佳人未來,碧云冉冉;王孫去后,芳草萋萋?!?程善之 《古意》詩:“高城回首碧云邊,玉漏淙淙天未曙。”
(2).喻遠(yuǎn)方或天邊。多用以表達(dá)離情別緒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奇皎然上人》詩:“愿以碧云思,方君怨別餘。” 宋 王禹偁 《仲咸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兼紓客情》:“喜霽未遑抽賦筆,勞君先惠碧云詩。” 宋 柳永 《傾杯》詞:“最苦碧云信斷,仙鄉(xiāng)路杳,歸雁難倩。”
周紫芝名句,定風(fēng)波令/定風(fēng)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