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論關(guān)時務(wù),篇章見國風(fēng)。
出自唐朝杜荀鶴《秋日山中寄李處士》
吾輩道何窮,寒山細雨中。兒童書懶讀,果栗樹將空。
言論關(guān)時務(wù),篇章見國風(fēng)。升平猶可用,應(yīng)不廢為公。
注釋參考
言論
言論 (yánlùn) 關(guān)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務(wù)的議論 speech;expression of political views;opinion on political views 提倡** 常好言論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以快言論?!濉?劉開《問說》時務(wù)
時務(wù) (shíwù) 當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觀形勢 current affairs 不識時務(wù) 指農(nóng)事 farm work 民不廢時務(wù) 時候 time 五月正是農(nóng)忙時務(wù) 時俗,風(fēng)俗 custom of the time 這廝壞了風(fēng)俗,傷了時務(wù)篇章
篇章 (piānzhāng) 指篇幅與章節(jié)。比喻卓越的成績與貢獻 sections and chapters 歷史的新篇章 常指作品 writings 文學(xué)篇章國風(fēng)
(1).《詩經(jīng)》的一部分。大抵是 周 初至 春秋 間各諸侯國的民間詩歌。包括《周南》、《召南》和《邶風(fēng)》、《鄘風(fēng)》、《衛(wèi)風(fēng)》、《王風(fēng)》、《鄭風(fēng)》、《齊風(fēng)》、《魏風(fēng)》、《唐風(fēng)》、《秦風(fēng)》、《陳風(fēng)》、《檜風(fēng)》、《曹風(fēng)》、《豳風(fēng)》,也稱為“十五國風(fēng)”,共一百六十篇。作品大多體現(xiàn)了人民的思想感情,對統(tǒng)治階級的罪惡有所揭露,廣闊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。但也不盡是民間作品。
(2).國家的風(fēng)俗。《史記·殷本紀》:“帝 武丁 即位,思復(fù)興 殷 ,而未得其佐。三年不言,政事決定於冢宰,以觀國風(fēng)。” 唐 宋中 《送韋參軍》詩:“國風(fēng)沖融邁三五,朝廷歡樂彌寰宇?!?/p>
杜荀鶴名句,秋日山中寄李處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