溪鏡不隱發(fā),樹衣長遇寒
出自唐代孟郊《送無懷道士游富春山水(一作送別吳逸士歸山)》:
造化絕高處,富春獨多觀。
山濃翠滴灑,水折珠摧殘。
溪鏡不隱發(fā),樹衣長遇寒。
風(fēng)猿虛空飛,月狖叫嘯酸。
信此神仙路,豈為時俗安。
煮金陰陽火,囚怪星宿壇。
花發(fā)我未識,玉生忽叢攢。
蓬萊浮蕩漾,非道相從難。
注釋參考
隱發(fā)
謂揭發(fā)隱私。《后漢書·鍾離意傳》:“帝性褊察,好以耳目隱發(fā)為明,故公卿大臣數(shù)被詆毀?!?李賢 注:“隱,猶私也?!薄顿Y治通鑒·漢明帝永平三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余謂隱者,人耳目之所不及,帝好以耳目窺其隱而發(fā)之?!?/p>
樹衣
(1). 滇中 地區(qū)用古樹梢下的垂絲制成的衣服?!墩勊C》:“ 滇中 雞足山 多古木,木杪有絲下垂,長數(shù)尺許,土人取以為服,名曰樹衣?!?/p>
(2).指隱逸者的粗服。 唐 孟郊 《送無懷道士游富春山水》詩:“溪鏡不隱髮,樹衣長遇寒?!?/p>
(3).一種可食用的苔類植物。 前蜀 貫休 《山居詩》之二十:“僧採樹衣臨絶壑,狖爭山果落空階?!弊宰ⅲ骸?金華山 出樹衣。僧多採為蔬菜。味極美也?!?/p>
孟郊名句,送無懷道士游富春山水(一作送別吳逸士歸山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