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師嚴《大閱》:
長江天設(shè)險,荊州國西門。
幕前杖斧鉞,赫赫齊晉尊。
熊羆在掌握,百萬不敢喧。
固列崖嶠立,動色虹蜺翻。
雖云上將猷,亦是明主恩。
高秋鼓角壯,慘澹傷精魂。
山南正困戹齒落,萬事已矣秋風生。
注釋參考
崖嶠
峭壁銳峰。 唐 岑參 《寄青城龍溪奐道人》詩:“云開露崖嶠,百里見石稜?!?宋 蘇軾 《白水山佛跡巖》詩:“根株互連絡(luò),崖嶠爭呑吐?!?/p>
動色
(1).謂臉上顯出受感動的表情。《后漢書·班彪傳》:“君臣動色,左右相趨。” 唐 杜甫 《戲為韋偃雙松圖歌》:“絶筆長風起纖末,滿堂動色嗟神妙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尹閣學(xué)》:“公夙知其弊,故上疏詳之, 純皇帝 為之動色。”
(2).謂景色變化。 唐 李邕 《春賦》:“千巖為之動色,萬壑為之流波。”
虹蜺
亦作“ 虹霓 ”。1.即螮蝀。為雨后或日出、日沒之際天空中所現(xiàn)的七色圓弧。虹蜺常有內(nèi)外二環(huán),內(nèi)環(huán)稱虹,也稱正虹、雄虹;外環(huán)稱蜺,也稱副虹、雌虹或雌蜺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,炫燿虹蜺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嘉遯》:“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,意飄飄焉若在乎倒景之流。” 魯迅 《熱風·隨感錄四十二》:“我們?nèi)绻鶕?jù)神話,說從前某某大仙,曾推著獨輪車在虹霓上走,現(xiàn)在要仿他造一條路,那便無所不可了。”
(2).舊時以虹蜺色彩艷麗,比喻人的才華藻繪;又以虹蜺為二氣不正之交,象征淫奔、作亂。 宋 范仲淹 《與謝安定屯田書》:“先生胸中之奇,屈盤虹蜺?!?明 許自昌 《水滸記·冥感》:“乞香茗,我因此賣眼傳情,慕虹霓盟心?!?清 顧炎武 《贈推官咸正》詩:“當年 關(guān)中 陷,九野橫虹霓?!?/p>
師嚴名句,大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