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鮑照《擬行路難》
秋思忽而至,
跨馬出北門。
舉頭四顧望,
但見松柏園。
荊棘郁蹲蹲。
中有一鳥名杜鵑,
言是古時蜀帝魂。
聲音哀苦鳴不息,
羽毛憔悴似人髡。
飛走樹間啄蟲蟻,
豈憶往日天子尊。
念此死生變化非常理,
中心惻愴不能言。
注釋參考
聲音
聲音 (shēngyīn) sound 使人產生聽覺的振動 一種由物體振動而發(fā)生的波造成的聽覺印象 某些起與人的語言相同作用的工具或表達手段 voice 代表法律的莊嚴的聲音哀苦
悲哀痛苦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詩:“聲音哀苦鳴不息,羽毛憔悴似人髠?!?葉圣陶 《在民間》:“她用乞求的眼光仰望著 龐 ,故意皺起眉額的部分,表示她的哀苦?!?/p>
不息
(1).不停止。《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?!?馬王堆 漢 墓帛書《經法·國次》:“天地無私,四時不息?!?唐 韓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書》:“行之以不息,要之以至死?!?郭小川 《祝詩》:“用不息的斗爭排除了種種干擾?!?/p>
(2).不用呼吸?!墩撜Z·鄉(xiāng)黨》:“屏氣似不息者?!薄洞蟠鞫Y記·易本命》:“是故食水者善游能寒,食土者無心而不息?!?/p>
(3).不滅?!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?!薄盾髯印げ黄垺罚骸?盜跖 吟口,名聲若日月,與 舜 、 禹 俱傳而不息。”
羽毛
羽毛 (yǔmáo) 鳥類的毛 plume;feather 鳥羽和獸毛,比喻人的名譽 honer憔悴
憔悴 (qiáocuì) 黃瘦;瘦損 wan and sallow 憔悴孤虛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 形容憔悴 憔悴了許多 枯萎;凋零 (of plants) withered 花有點憔悴 困頓 weary 漂淪憔悴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詩 生民憔悴 煩惱 be worrid 何苦將錢去買憔悴,白折了五百兩銀子,又送了五條性命?!抖膛陌阁@奇》鮑照名句,擬行路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