鹖冠高掛九松巔,去結(jié)三茅香火緣
出自宋代仇遠《劉悅心入道三茅觀》:
鹖冠高掛九松巔,去結(jié)三茅香火緣。
相國向猶為道士,將門今又出神仙。
坐看紅日生滄島,吟寄青衣入洞天。
跨鶴歸來云舍近,西風(fēng)井邑只依然。
注釋參考
鹖冠
(1).以鹖羽為飾之冠。武官之冠?!逗鬂h書·輿服志下》:“武冠,俗謂之大冠,環(huán)纓無蕤,以青系為緄,加雙鶡尾,豎左右,為鶡冠云。五官、左右虎賁、羽林、五中郎將、羽林左右監(jiān)皆冠鶡冠,紗縠單衣?!?唐 柳宗元 《送邠寧獨孤書記赴辟命序》:“﹝ 楊朝晟 ﹞沉斷壯勇,專志武力,出麾下,取主公之節(jié)鉞而代之位,鶡冠者仰而榮之?!奔⒁?孫汝聽 曰:“鶡冠,武士之冠也?!?清 錢謙益 《中秋日得鳳督馬公書來報剿寇師期喜而有作》詩:“鶡冠將軍來打門,尺書遠自中都至?!?/p>
(2).隱士之冠。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〈辯命論〉》:“至於鶡冠甕牖,必以懸天有期?!?李善 注:“《七略》 鶡冠子 者,蓋 楚 人也,常居深山,以鶡為冠,故曰鶡冠。” 唐 杜甫 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詩:“佳辰強飲食猶寒,隱幾蕭條戴鶡冠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趙 注:鶡冠,隱者之冠?!?清 王端履 《重論文齋筆錄》卷五:“渾忘憔悴無顏色,翻笑他人戴鶡冠。”
三茅
(1).古代供祭祀用的三脊茅草。《晉書·禮志上》:“ 武皇帝 亦初平寇亂,意先儀范。其吉禮也,則三茅不翦,日觀?,u?!痹敗?三脊茅 ”。
(2).指傳說中修仙得道的 茅君 三兄弟。 唐 許渾 《亡題》詩:“ 商嶺 採芝尋四老, 紫陽 收朮訪三 茅 ?!?宋 柳永 《巫山一段云》詞:“相將何處寄良宵?還去訪三 茅 ?!痹敗?三茅君 ”。
(3).山名。亦稱 茅山 、 句曲山 。在 江蘇省 句容縣 東南。相傳 茅君 三兄弟得道于此,故名。 唐 劉禹錫 《重送逝西李相公頃新加旌旄》詩:“城下清波含百谷,窗中遠岫列 三茅 ?!?/p>
香火緣
見“ 香火因緣 ”。
仇遠名句,劉悅心入道三茅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