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風(fēng)吹白茅,野火燒枯桑
出自唐代岑參《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》:
一從棄魚釣,十載干明王。
無由謁天階,卻欲歸滄浪。
仲秋至東郡,遂見天雨霜。
昨日夢故山,蕙草色已黃。
平明辭鐵丘,薄暮游大梁。
仲秋蕭條景,拔剌飛鵝鶬。
四郊陰氣閉,萬里無晶光。
長風(fēng)吹白茅,野火燒枯桑。
故人南燕吏,籍籍名更香。
聊以玉壺贈,置之君子堂。
注釋參考
長風(fēng)
(1).遠(yuǎn)風(fēng)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長風(fēng)至而波起兮,若麗山之孤畝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習(xí)御長風(fēng),狎翫 靈胥 ?!?劉逵 注:“長風(fēng),遠(yuǎn)風(fēng)也?!?唐 杜甫 《龍門閣》詩:“長風(fēng)駕高浪,浩浩自太古。” 明 高啟 《夢游仙》詩:“長風(fēng)八萬里,夜入通明天?!?/p>
(2).暴風(fēng);大風(fēng)。 玄應(yīng) 《一切經(jīng)音義》卷一引《兼明苑》:“風(fēng)暴疾而起者謂之長風(fēng)。” 明 劉基 《擬連珠》之五十:“長風(fēng)烈烈,難行折舵之舟?!?/p>
白茅
(1).亦作“ 白茆 ”。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,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,故名。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諸侯,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。《易·大過》:“初六,藉用白茅,無咎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潔白之茅?!薄对姟ふ倌稀ひ坝兴利帯罚骸耙坝兴利?,白茅包之。” 高亨 注:“白茅,一種草,潔白柔滑,古人常用它包裹肉類。” 漢 潘勗 《冊魏公九錫文》:“錫君玄土,苴以白茅?!?唐 岑參 《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》詩:“長風(fēng)吹白茆,野火燒枯桑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白茅》:“茅有白茅、菅茅、黃茅、香茅、芭茅數(shù)種,葉皆相似。白茅短小,三四月開白花成穗,結(jié)細(xì)實,其根甚長,白軟如筋而有節(jié),味甘,俗呼絲茅,可以苫蓋及供祭祀苞苴之用?!?/p>
(2).茶名。 宋 楊伯嵒 《臆乘·茶名》:“茶之所產(chǎn),六經(jīng)載之詳矣。獨異美之名未備…… 北苑 曰葉布絶品, 豫章 曰白露,曰白茅。”
火燒
火燒 (huǒshāo) 表面沒有芝麻的燒餅 baked wheaten cake枯桑
老桑樹。 漢 蔡邕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枯桑知天風(fēng),海水知天寒?!?北周 庾信 《枯樹賦》:“東海有白木之廟,西河有枯桑之社。” 唐 陸龜蒙 《雜諷》詩之一:“紅蠶緣枯桑,青繭大如甕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:“ 太上大道君 ……坐於枯桑之下,精思百日,而 元始天尊 下降,授 道君 靈寳大乘之法十部妙經(jīng)?!?/p>
岑參名句,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