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海傾瞻調鼎手,朝廷側席待伊周
出自宋代李新《送張少卿赴召十首》:
四海傾瞻調鼎手,朝廷側席待伊周。
江城父老休遮道,可是星車肯少留。
注釋參考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、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調鼎手
調和五味之人。喻指理政治國之材。 宋 黃庭堅 《喜知命弟自青原歸》詩:“諒非調鼎手,正覺荷鋤便。”參見“ 調鼎 ”。
朝廷
朝廷 (cháotíng) 君主接受朝見和處理政事的地方,也用作以君主為首的中央統(tǒng)治機構或君主的代稱 imperial court;imperial government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吾恐上負朝廷,下愧吾師也?!濉?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側席
(1).單獨一席?!秶Z·吳語》:“去笄,側席而坐,不掃?!?韋昭 注:“側猶特也?!薄抖Y記·曲禮上》:“有憂者側席而坐。”《漢書·游俠傳》:“賓客爭問所當?shù)茫?涉 乃側席而坐,削牘為疏,具記衣被棺木,下至飯含之物,分付諸客。”
(2).不正坐。謂因憂懼而坐不安穩(wěn)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尊賢》:“ 楚 有 子玉得臣 , 文公 ( 晉文公 )為之側席而坐?!?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桓帝紀》:“公卿以下皆畏,莫不側席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黃潛善》:“ 宣和 六年春, 東都 地震……驛書聞朝廷, 徽祖 為側席?!?/p>
(3).指謙恭以待賢者?!逗鬂h書·章帝紀》:“朕思遲直士,側席異聞?!?李賢 注:“側席,謂不正坐,所以待賢良也?!?前蜀 貫休 《寄烏龍山賈泰處士》詩:“吾君方側席,未可便懷安?!?清 王韜 《韜園文錄·洋務上》:“凡屬洋務人員,例可獲優(yōu)缺,擢高官,而每為上游所器重,側席諮求?!?/p>
(4).正席旁側的席位?!稘h書·元后傳》:“王多材藝,上甚愛之,坐則側席,行則同輦?!薄都t樓夢》第十一回:“ 尤氏 讓 邢夫人 、 王夫人 并他母親都上坐了,他與 鳳姐兒 、 寳玉 側席坐?!?/p>
伊周
商 伊尹 和 西周 周公旦 。兩人都曾攝政,后常并稱。亦指執(zhí)掌朝政的大臣?!稘h書·張陳王周傳贊》:“ 周勃 為布衣時,鄙樸庸人,至登輔佐,匡國家難,誅諸 呂 ,立 孝文 ,為 漢 伊 周 ?!?顏師古 注:“處 伊尹 、 周公 之任?!?唐 趙元一 《奉天錄》卷四:“ 李公 一清宮掖,德比 伊 周 ,再殄兇渠,功超 衛(wèi) 霍 。” 宋 劉炎 《邇言》:“功蓋天地,忠貫日月,進則毅然身任天下之重,退則怡然了無慍戚之容,求之於古,其 伊 周 之亞與?” 明 許潮 《同甲會》:“坐掌臺衡時已久,論功名堪并 伊 周 ?!?清 李漁 《慎鸞交·造端》:“小生才凌 董賈 ,志并 伊 周 。雖生富貴之家,不染奢靡之習?!?/p>
李新名句,送張少卿赴召十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