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辛棄疾《鷓鴣天》
指點齋尊特地開。風帆莫引酒船回。方驚共折津頭柳,卻喜重尋嶺上梅。催月上,喚風來。莫愁瓶罄恥金罍。只愁畫角樓頭起,急管哀弦次第催。
注釋參考
畫角
古管樂器。傳自 西羌 。形如竹筒,本細末大,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,因表面有彩繪,故稱。發(fā)聲哀厲高亢,古時軍中多用以警昏曉,振士氣,肅軍容。帝王出巡,亦用以報警戒嚴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折楊柳》詩:“城高短簫發(fā),林空畫角悲。” 唐 陳子昂 《和陸明府贈將軍重出塞》:“晚風吹畫角,春色耀飛旌?!薄端疂G傳》第十二回:“將臺兩邊左右列著三五十對金鼓手,一齊發(fā)起擂來,品了三通畫角,發(fā)了三通擂鼓,教場里面誰敢高聲?!?廖仲愷 《青玉案·泉州道中紀見》詞:“西風畫角悲征戍,人意也消何處?”
頭起
第一起。《紅樓夢》第十六回:“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説,今日大駕歸府,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,不知可賜光謬領否?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十回:“次日,起早上去謝恩,頭起兒就叫的是他。”
急管
亦作“ 急筦 ”。節(jié)奏急速的管樂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白紵曲》之一:“古稱《淥水》今《白紵》,催絃急管為君舞。” 唐 杜甫 《夜聞觱篥》詩:“積雪飛霜此夜寒,孤燈急筦復風湍?!?宋 王安石 《漁家傲》詞之一:“一弄松聲悲急筦,西看牕日猶嫌短?!?宋 辛棄疾 《鷓鴣天》詞:“只愁畫角樓頭起,急管哀弦次第催?!?清 吳懋謙 《燕京秋懷》詩:“萬里天涯真夢寐,征笳急管意茫茫?!?/p>
哀弦
亦作“ 哀絃 ”。 1.悲涼的弦樂聲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善哉行》:“哀弦微妙,清氣含芳。” 唐 杜甫 《題柏大兄弟山居屋壁》詩:“哀絃繞白雪,未與俗人操?!?宋 張先 《惜雙雙·溪橋寄意》詞:“斷夢歸云經日去,無計使哀絃寄語?!?鄭振鐸 《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》:“﹝有良心的作家們﹞不由得不同情 屈原 ……而發(fā)出同樣的哀弦促節(jié)的歌聲來。”
(2).喻指可憐的妻子。 林紓 《祭高梧州文》:“君出逾年,我搆家難,大喪甫除,哀絃中斷?!?/p>
次第
次第 (cìdì) 次序 order;sequence 宋江…次第渡過 黃河北岸?!端疂G傳》 排場,有氣派 a show of extravagance 甚是次第?!缎咽篮阊浴? 情形;景況 condition 有一座名園?喚做會節(jié)園,甚次第?——《清平山堂話本》 次第 (cìdì) 依一定順序,一個挨一個地 one after another 長安回望繡成堆,山頂千門次第開?!拍痢哆^華清宮絕句(之一)》 次第花開辛棄疾名句,鷓鴣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