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耕困煙燼,薪采久摧剝
出自唐代柳宗元《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》:
謫官去南裔,清湘繞靈岳。
晨登蒹葭岸,霜景霽紛濁。
離披得幽桂,芳本欣盈握。
火耕困煙燼,薪采久摧剝。
道旁且不愿,岑嶺況悠邈。
傾筐壅故壤,棲息期鸞鷟。
路遠(yuǎn)清涼宮,一雨悟無學(xué)。
南人始珍重,微我誰先覺。
芳意不可傳,丹心徒自渥。
注釋參考
火耕
一種原始的耕作方法。燒去草木,就地種植作物。 唐 杜甫 《戲作俳諧體遣悶》詩之二:“瓦卜傳神語,畬田費(fèi)火耕?!?仇兆鰲 注:“《貨殖傳》:‘ 楚 俗之地,地廣人稀,或火耕而水耨?!?楚 俗燒榛種田,謂之火耕?!?唐 暢當(dāng) 《自平陽館赴郡》詩:“寥落火耕俗,征途青冥里?!眳⒁姟?火耕水耨 ”。
煙燼
亦作“煙燼”。1.煙和灰燼。《列子·黃帝》:“有一人從石壁中出,隨煙燼上下,眾謂鬼物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 伯喈 識(shí)絶音之器於煙燼之餘; 平子 剔逸響之竹於未用之前。”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自敘》:“儻使 平子 不出, 公紀(jì) 不生,將恐此書與糞土同捐,煙燼俱滅?!?/p>
(2).燒成煙燼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東序煙燼於委灰,生民燋淪於淵火?!?/p>
(3).指火焚之后的殘余物。 北周 庾信 《賀新樂表》:“經(jīng)綸圖籍,校讐煙燼。”
薪采
(1).見“ 薪采 ”。
(2).同“ 薪柴 ”。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·韋知微》:“ 知微 既至,則究其窟宅,廣備薪採,伺候集聚,因環(huán)薪縱火,眾持兵刃,焚煞殆盡?!?/p>
亦作“ 薪採 ”。1.打柴?!豆騻鳌ぐЧ哪辍罚骸叭粍t孰狩之?薪采者也?!?徐彥 疏:“薪采猶言采薪也?!薄稇?zhàn)國策·秦策四》:“筑 剛平 , 衞 無東野,芻牧薪采莫敢闚東門?!薄端螘の涞奂o(jì)中》:“先是山湖川澤,皆為豪強(qiáng)所專,小民薪採漁釣,皆責(zé)稅直,至是禁斷之?!?/p>
(2).指打柴的人。 晉 張悛 《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》:“進(jìn)為徇 漢 之臣,退為開 吳 之主,而蒸嘗絶於三葉,園陵殘於薪采,臣竊悼之?!?/p>
摧剝
猶摧殘。 宋 王安石 《丙申八月作》詩:“秋風(fēng)摧剝利如刀,漠漠昏煙玩日高?!?明 李東陽 《<茶陵譚氏族譜>序》:“顧兵燹之摧剝,道途之遺失,或郡得一族焉,或族得一人焉?!?明 顧起元 《客座贅語·三宜恤》:“假令摧剝富民,富者必貧,闔百千萬室而皆赤貧,豈能常保?!?/p>
柳宗元名句,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