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和陶影答形》
丹青寫君容,??之嫀熥尽?br>我依月燈出,相肖兩奇絕。
妍媸本在君,我豈相媚悅。
君如火上煙,火盡君乃別。
我如鏡中像,鏡壞我不滅。
雖云附陰晴,了不受寒熱。
無心但因物,萬變豈有竭。
醉醒皆夢耳,未用議優(yōu)劣。
注釋參考
陰晴
(1).指向陽和背陰。 唐 王維 《終南山》詩:“分野中峰變,陰晴眾壑殊。”
(2).比喻得志和失意。 元 曾瑞 《哨遍·村居》套曲:“人為功名苦戰(zhàn)爭,徒然競,百年身世,數(shù)度陰晴?!?/p>
了不
絕不;全不。 晉 陶潛 《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》:“君歸,見嘲笑而請筆作答,了不容思,文辭超卓,四座嘆之?!?宋 蘇軾 《送顧子敦奉使河朔》詩:“十年臥江海,了不見慍喜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忻州天慶觀重建功德記》:“鶴既至,翔舞階庭,了不驚異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長清僧》:“既歸,灰心木坐,了不勾當(dāng)家務(wù)?!?/p>
寒熱
(1).冷和熱?!抖Y記·月令》:“﹝孟秋之月﹞寒熱不節(jié),民多瘧疾?!薄抖鼗妥兾募じ改付髦亟?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皆因父母所生,咽苦吐甘,專心保護(hù),抱持養(yǎng)育,不離懷中,洗濯之時,豈辭寒熱。” 元 趙善慶 《山坡羊·燕子》曲:“來時春社,去時秋社,年年來去搬寒熱。” 張志民 《你與太行同高》詩:“以自己的冷暖,去體量人民的寒熱?!?/p>
(2).中醫(yī)指怕冷發(fā)熱的癥狀。今泛稱發(fā)燒?!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》:“ 濟(jì)北王 侍者 韓女 病要背痛,寒熱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十六:“元戎張筵,託以寒熱,召之不至,乃與營妓曲宴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:“剔燈入帳, 蕓 已寒熱大作,余亦繼之,困頓兩旬。” 冰心 《南歸》:“我正發(fā)著寒熱, 楫 歸來了?!?王西彥 《古城的憂郁·蠱惑》:“好象昨夜發(fā)了高度寒熱,四肢軟綿綿的,神志也很恍惚?!?/p>
(3).猶言是非;惹是非?!端螘ざ磦鳌ぴ獌篡俊罚骸坝?臨賀 故當(dāng)不應(yīng)翻覆言語,自生寒熱也。” 宋 蘇轍 《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》:“人戶晏然不知,而胥吏無以寒熱,此所謂易行也。”
(4).中醫(yī)指兩種藥性,寒性和熱性。 清 俞樾 《茶香室叢鈔·牛黃清心丸》:“且以牛黃清心丸言之,凡用藥二十九味,寒熱訛雜,殊不可曉?!眳⒁姟?寒溫 ”。
蘇軾名句,和陶影答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