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陶《明智寺》:
邃壑重巒十里過,天圍佛境隱巖阿。
儻來功業(yè)忘情久,暫到山林結(jié)意多。
注釋參考
重巒
猶重巖。 北周 庾信 《和從駕登云居寺塔》:“重巒千仞塔,危磴九層臺?!?/p>
佛境
佛的境界?!段簳め尷现尽罚骸半m階三乘,而要由修進萬行,拯度億流,彌歷長遠,乃可登佛境矣?!薄斗ㄔ分榱帧肪戆怂模骸叭粲衅兴_能與禪相應(yīng)有十種利益。何等為十?一、安住儀式;二、行慈境界;三、無諸悔熱……九、安住佛境;十、解脫成熟?!?/p>
巖阿
山的曲折處。 漢 王粲 《七哀詩》:“山崗有餘映,巖阿增重陰。”《文選·潘岳<河陽縣作>詩之二》:“川氣冒山嶺,驚湍激巖阿?!?呂良 注:“巖阿,山曲也?!?宋 歐陽修 《伊川獨游》詩:“巖阿誰可訪,興盡復空還。” 清 許承欽 《石竺山》詩:“坐想洪荒初,神 禹 未開鑿,汎濫沒巖阿,云巢棲海若?!?/p>
王陶名句,明智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