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岳珂《太行道》:
太行羊腸坂九折,云黑風(fēng)乾尺深雪。
堇泥道滑木葉寒,轆轆車聲行復(fù)歇。
華山有馬久脫轅,歸來牧野經(jīng)幾年。
一從倉箱事居積,聊以知道煩長鞭。
前車已覆覆道左,天井關(guān)頭夜明火。
后車趣駕開井陘,唱籌仍復(fù)催連營。
關(guān)山青草春二月,單軌一冬曾結(jié)轍。
鬃頹毛落雙膊高,引領(lǐng)皮穿眼流血。
去年搏手雙弮空,今年三月甬道同。
可憐駑力不敢惜,轅下亦覺鹽車能。
君恩天大示弗服,桃野已甘偕觳觫。
感恩伏櫪飽秣芻,猶為太行憂后車。
注釋參考
后車
(1).副車,侍從所乘的車?!对姟ば⊙拧ぞd蠻》:“命彼后車,謂之載之。” 鄭玄 箋:“后車,倅車也?!?陸德明 釋文:“倅,七對(duì)反,副車?!?三國 魏 曹丕 《與朝歌令吳質(zhì)書》:“從者鳴笳以啟路,文學(xué)託乘於后車?!?清 顧炎武 《重過代州贈(zèng)李處士因篤在陳君上年署中》詩:“窮愁那得一篇書?幸有心期託后車。”
(2).后繼之車。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‘前車覆,后車誡?!?三代 之所以長久者,其已事可知也。”后因以為鑒誡之義。 唐 張繼 《讀嶧山碑》詩:“誰知頌德山頭石,卻與他人戒后車?!?宋 司馬光 《顏太初雜文序》:“異日有見之者,觀其后車詩,則不忘鑒戒矣!”
趣駕
謂駕馭車馬速行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一》:“公曰:‘趣駕迎 晏子 。’” 張純一 校注:“ 孫 云:‘趣,《新序》作速?!薄逗鬂h書·光武帝紀(jì)上》:“於是 光武 趣駕南轅,晨夜不敢入城邑,舍食道傍。” 李賢 注:“趣,急也,讀曰促?!?晉 陸云 《答兄平原》詩:“ 羲陽 趣駕, 炎華 電征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何省齋》詩:“趣駕度 太行 ,躊躕棄騏驥。”
井陘
山名。 太行山 的支脈。有要隘名 井陘口 ,又稱 土門關(guān) 。 秦 漢 時(shí)為軍事要地?!秴问洗呵铩び惺肌罚骸昂沃^九塞? 大汾 、 冥阸 、 荊阮 、 方城 、 殽 、 井陘 、 令疵 、 句注 、 居庸 。” 高誘 注:“ 井陘 ,在 常山 井陘縣 ?!薄对涂たh圖志·恒州》:“ 井陘縣 , 六國 時(shí) 趙 地, 秦始皇 十八年, 王翦 興兵攻 趙 ,下 井陘 。 漢高帝 三年, 韓信 、 張耳 東下 井陘 ,擒 成安君 ( 陳餘 ),即此地也。 陘山 ,在縣東南八十里。四面高,中央下,如井,故曰 井陘 …… 井陘口 ,今名 土門口 ,縣( 獲鹿縣 )西南十里。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?!?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言祖》:“萬里鳴刁斗,三軍出 井陘 ,小的們隨老爺去 河北 ,在此久等?!?王德鐘 《和悼秋醉后之作》:“書生曾把《陰符》讀,亦愿荷戈出 井陘 ?!?/p>
唱籌
(1).高聲報(bào)時(shí)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沉助教同宿湓口夜別》詩:“華燭已消半,更人數(shù)唱籌?!?/p>
(2).呼叫數(shù)碼。 明 何景明 《官倉行》:“帳前喧呼朝不休,剪旌分隊(duì)聽唱籌?!?/p>
連營
(1).扎營相連?!度龂尽の褐尽の牡奂o(jì)》:“帝聞 備 兵東下,與 權(quán) 交戰(zhàn),樹柵連營七百餘里。”《北史·宇文護(hù)傳》:“ 護(hù) 連營漸進(jìn),屯軍 弘農(nóng) 。”
(2).指連綿不絕的營寨。 唐 李白 《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》詩:“ 函谷 絶飛鳥, 武關(guān) 護(hù)連營?!?清 王省山 《秣陵紀(jì)事》詩:“沿江數(shù)十里,連營高壘起?!?/p>
(3).星名?!稌x書·天文志上》:“貫索九星在其前,賤人之牢也……一曰連營,一曰天牢,主法律,禁暴強(qiáng)也。”
岳珂名句,太行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