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衛(wèi)宗武《為云侶天游賦》:
汗漫可以期,列缺可以至。
豈不高且遠,未足語超詣。
至人司重玄,妙境此融會。
無聲亦無臭,萬象於我備。
不必八柱承,不必二極系。
曾城九重居,儼若具乎內(nèi)。
於焉以泮渙,其樂浩無際。
氣凝而社化,舉步六合外。
乘輪閬風(fēng)行,稅駕丹丘憩。
逍遙兮周流,斯特跡之寄。
混然吾太虛,游是息於是。
注釋參考
豈不
豈不 (qǐbù) 難道不…?怎么不…? wouldn’t it result in 豈不容易?未足
(1).不足,不能。《后漢書·齊武王縯傳》:“ 舂陵 去 宛 三百里耳,未足為功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丹鉛新錄引》:“今所撰諸書,盛行海內(nèi),大而穹宇,細入肖翹,耳目八埏,靡不該綜。即 惠施 、 黃繚 之辯,未足侈也?!?/p>
(2).猶言算不得?!短綇V記》卷八七引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傳·支遁》:“ 遁 幼時,嘗與師共論物類,謂鷄卵生用,未足為殺,師不能屈。”
超詣
(1).高深玄妙;高超脫俗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諸葛厷 年少不肯學(xué)問,始與 王夷甫 談,便已超詣?!?唐 張說 《魏齊公元忠》詩:“ 齊公 生人表,迥天聞鶴唳。清論早揣摩,玄心晚超詣?!?宋 張端義 《貴耳集》卷上:“ 東晉 清談之士,酷嗜 莊 老 ,以曠達超詣為第一等人物?!?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古賦一》:“ 老氏 之清虛,釋氏之超詣,味則高矣,而不協(xié)於極?!?清 王應(yīng)奎 《柳南隨筆》卷二:“﹝ 許暘谷 ﹞同里 錢玉友 目為詩家鄉(xiāng)愿,然集中亦有超詣之作?!?/p>
(2).超登;登達。 唐 柳宗元 《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》:“故又捨筏西土,振塵朔陲,將欲與 文殊 不二之會,脫去穢累,超詣覺路?!?宋 楊萬里 《寄題劉巨卿家六詠·詣齋》:“紫鸞自超詣,一日可天地?!?/p>
衛(wèi)宗武名句,為云侶天游賦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