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琴月夜,誰得聽烏啼
出自唐代盧綸《送朝邑張明府(此公善琴)》:
千室暮山西,浮云與樹齊。
剖辭云落紙,擁吏雪成泥。
野火蘆千頃,河田水萬畦。
不知琴月夜,誰得聽烏啼。
注釋參考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月夜
有月光的夜晚?!段簳だ钪C傳》:“座有清談之客,門交好事之車?;蛄宙异对乱?,或水宴於景斜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諾皋中》:“花盛時(shí),每月夜有小人五六,長尺餘,游於上。” 清 吳敏樹 《新修呂仙亭記》:“至於為月夜泛舟之游,無風(fēng)波卒然之恐,惟亭下可也。” 巴金 《滅亡》第九章:“她很愛月夜,每逢月夜總是睡得很遲?!?/p>
烏啼
指琴曲《烏夜啼引》或《烏啼引》。 唐 元稹 《聽庾及之彈<烏夜啼引>》詩:“謫官詔下吏驅(qū)遣,身作囚拘妻在遠(yuǎn)……今君為我千萬彈,《烏啼》啄啄淚瀾瀾?!眳⒁姟?烏夜啼 ”。
盧綸名句,送朝邑張明府(此公善琴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