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良臨武政,忠憤大奚冤
出自宋代曹彥約《秘閣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》:
訪我鳴琴日,聞公吐屑言。
循良臨武政,忠憤大奚冤。
厥后依英蕩,新來近達尊。
卻歸桑梓路,忍對建昌門。
注釋參考
循良
(1).謂官吏奉公守法。《北史·孫搴等傳論》:“ 房謨 忠勤之操,始終若一。 恭懿 循良之風,可謂世有人矣。” 唐 李邕 《唐贈太子少保劉知柔神道碑》:“出膺賢守,則郡國循良?!?明 李介 《天香閣隨筆》卷一:“吾每見循良之吏,有活民之心,而民終不能活者,不剛也?!?孫中山 《孫文學說·不知亦能行》:“官吏不過為人民之僕,當受人民之監(jiān)督制裁也。其循良者,吾民當任用之;其酷劣者,當淘汰之?!?/p>
(2).指循良的官吏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謝上表》:“常以萬邦共理,必藉於循良?!?清 朱彝尊 《送張夫子巡撫山東》詩之一:“循良久數(shù) 張京兆 ,副相依然 漢 上公。”
(3).善良。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七:“富家中亦有循良懦弱者,烏可執(zhí)一哉?” 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舟子頗循良,令其糴米煮飯?!?/p>
武政
武事,軍事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制五家為軌,軌有長……十率為鄉(xiāng),鄉(xiāng)有良人;三鄉(xiāng)為屬,屬有大夫;五屬一大夫。武政聽屬,文政聽鄉(xiāng)。各保而聽,毋有淫佚者?!?尹知章 注:“以武為政者聽於屬。”
忠憤
忠義憤激?!段簳さ鬀_傳》:“ 沖 乃抗表極言其事。辭旨懇直,文義忠憤?!?宋 李如箎《東園叢說·書說》:“ 唐 杜工部 更 天寳 之亂,作詩獨出忠憤,措意甚深,而用事不茍?!?明 楊慎 《歲享旌忠廟碑記》:“以身殉城,以死勤事,忠憤之氣,凜然千載?!?章炳麟 《雜感》詩之一:“羣公辛苦懷忠憤,尚憶‘ 揚州 十日’不?”
曹彥約名句,秘閣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