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郎去也,武陵溪上,仙子淡妝梳
出自元代周文質(zhì)《【越調(diào)】小桃紅_當時羅帕寫》:
當時羅帕寫宮商,曾寄風流況。
今日樽前且休唱,斷人腸,有花有酒應難忘。
香消夜涼,月明枕上,不信不思量。
。
。
彩箋滴滿淚珠兒,心坎如刀刺。
明月清風兩獨自,暗嗟咨,愁懷寫出龍蛇字。
吳姬見時,知咱心事,不信不相思。
。
。
詠桃。
。
東風有恨致玄都,吹破枝頭玉。
夜月梨花也相妒,不尋俗,嬌鸞彩鳳風流處。
劉郎去也,武陵溪上,仙子淡妝梳。
。
。
群芳爭艷斗開時,公子王孫至。
邀我名園賞春思,探花枝,任君各自簪紅紫。
諸公肯許,老夫頭上,插朵粉團兒。
。
。
偏嫌桃杏染胭脂,我愛丁香口。
恨殺薔薇有多刺,怨垂絲,梨花帶雨傷春思。
海棠過了,茶蘼開遍,都不似粉團兒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劉郎
(1).指 南朝 宋武帝 劉裕 ?!端螘し鹬旧稀罚骸澳媛脣炘唬骸?劉郎 在室內(nèi),可入共飲酒?!?/p>
(2).指 漢武帝 劉徹 。 唐 李賀 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:“ 茂陵 劉郎 秋風客,夜聞馬嘶曉無跡?!?/p>
(3).指 漢高祖 劉邦 。 宋 辛棄疾 《六幺令》詞:“長喜 劉郎 馬上,肯聽詩書説?!?/p>
(4).指 三國 蜀 先主劉備 。 宋 王千秋 《賀新郎·石城吊古》詞:“要約 劉郎 銅雀醉,底事遽爭 荊 楚 ?!?/p>
(5).指 東漢 劉晨 。相傳 劉晨 和 阮肇 入 天臺山 采藥,為仙女所邀,留半年,求歸,抵家子孫已七世。 唐 司空圖 《游仙》詩之二:“ 劉郎 相約事難諧,雨散云飛自此乖?!?后蜀 顧夐 《虞美人》詞:“此時恨不駕鸞皇,訪 劉郎 。” 清 無名氏 《后會仙記》:“ 劉郎 曾否訪仙山,柳色青春正可攀?!?/p>
(6).借指情郎。 宋 周邦彥 《蘇幕遮》詞:“翠屏深,香篆裊。流水落花,不管 劉郎 到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寄扇》:“只愿扇兒寄去的速,師父束裝得早,三月三 劉郎 到了,攜手兒下妝樓?!眳⒁姟?劉阮 ”。
(7). 唐 劉禹錫 《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:“ 玄都觀 里桃千樹,盡是 劉郎 去后栽?!贝藶?禹錫 自稱,后因以“劉郎”指 禹錫 。 唐 白居易 《醉中重留夢得》詩:“ 劉郎 劉郎 莫先起, 蘇臺 蘇臺 隔云水。”
武陵溪
見“ 武陵源 ”。
仙子
仙子 (xiānzǐ) 見“仙女”妝梳
(1).梳妝打扮。 元 張壽卿 《紅梨花》第三折:“他粧梳的異樣兒新,眉分八字真,口吐櫻桃,眼轉(zhuǎn)秋波,鬢挽烏云?!?元 盧摯 《朱履曲·雪中黎正卿招飲賦此五章》曲:“雖不至撏綿扯絮,是誰教剪玉跳珠?是誰把溪山粉粧梳?” 清 葆光子 《物妖志·獸類·鼠狼》:“禁之不令粧梳,即欲自縊投井?!?/p>
(2).梳妝打扮的款式。 唐 白居易 《時世粧》詩:“ 元和 粧梳君記取,髻堆面赭非華風。” 元 無名氏 《漁樵記》第一折:“他則待人前賣弄些好粧梳,扮一個峩冠士大夫?!?元 睢景臣 《哨遍·高祖還鄉(xiāng)》套曲:“更幾箇多嬌女,一般穿著,一樣粧梳?!?/p>
梳妝打扮。 唐 王昌齡 《殿前曲》詩之一:“貴人妝梳殿前催,香風吹入殿后來?!?唐 劉禹錫 《歷陽書事七十韻》:“容華本南國,妝梳學 西京 ?!?/p>
周文質(zhì)名句,【越調(diào)】小桃紅_當時羅帕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