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譚要洗三載塵,肯學(xué)玉川勞送米
出自宋代陳造《送云巖老住天寧寺》:
道人兀坐云巖山,云巖之云是知己。
風(fēng)噓岫吸漫不知,道人之心亦如此。
從地涌出煥金碧,信手拈來(lái)自奇?zhèn)ァ?br>門(mén)施鐵限十五年,一旦刺頭鬧籃里。
天寧古剎中阛阓,學(xué)子游人萬(wàn)其趾。
世將喧靜計(jì)今昔,不信道人心似水。
方圓隨器我何與,乘流即行坎當(dāng)止。
十字街頭鐘鼓鳴,八千偈成一彈指。
今秋客公我得閑,井甘不竭囊無(wú)底。
清譚要洗三載塵,肯學(xué)玉川勞送米。
注釋參考
清譚
見(jiàn)“ 清談 ”。
洗三
洗三 (xǐsān) 舊俗,嬰兒出生后第三天給嬰兒洗澡 custom of giving bath to baby on its third day 如今小兒洗三,古為之“湯餅會(huì)”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玉川
(1).清澈的河水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李相公六韻》:“似從銀漢下,落傍玉川西?!?金 元好問(wèn) 《濟(jì)南廟中古檜同叔能賦》詩(shī):“青餘玉川潤(rùn),根入鐵岸古?!?/p>
(2).本為井名。在 河南 濟(jì)源縣 瀧水 北。 唐 盧仝 喜飲茶,嘗汲井泉煎煮,因自號(hào)“玉川子” 唐 韓愈 《寄盧仝》詩(shī):“ 玉 川 先生 洛城 里,破屋數(shù)間而已矣?!?金 元好問(wèn) 《別康顯之》詩(shī):“ 玉川 文字五千卷, 鄭監(jiān) 才名四十年。” 清 孫枝蔚 《元夕飲閔于天宅》詩(shī):“柑子真同 安定 釀,蝦蟆早避 玉川 詩(shī)?!焙笫涝?shī)文中常以“玉川”代稱茶。 宋 陸游 《晝臥聞碾茶》詩(shī):“玉川七盌何須爾,銅碾聲中睡已無(wú)?!?/p>
陳造名句,送云巖老住天寧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