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四快圖》:
一人筅耳手不柱,一人坦背抓癢處。
一人理發(fā)虱禽獲,一人噴嚏虎驚去。
余鼻久塞耳驟聾。
虱無附麗頭已童。
惟背負(fù)暄覺奇癢,麻姑之爪未易逢。
吾聞氣泄如堤潰,枕高唾遠(yuǎn)道家忌。
且留眼讀養(yǎng)生書,莫將身試快意事。
注釋參考
附麗
附著;依附。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而子大夫之賢者,尚弗曾庶翼等威,附麗皇極?!?李善 注:“言不曾與眾庶翼戴上者,等其威儀,而附著於大中之道也?!?唐 張九齡 《與李讓侍御書》:“而慈親在堂,如日將暮,遂乃甘心附麗,乘便歸寧。”《金史·楊伯雄傳》:“君子受知於人當(dāng)以禮進(jìn),附麗奔走,非素志也?!?魯迅 《華蓋集續(xù)編·記談話》:“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,有存在,便有希望,有希望,便是光明。”
劉克莊名句,四快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病目初愈張子家有詩次韻——— 樓鑰〔宋代〕
- 蘇武慢——— 馮尊師〔元代〕
- 題李次云窗竹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魏知元有贈仍索詩此言別二首——— 陳造〔宋代〕
- 晚晴步謁楊令於烏龍寺——— 朱翌〔宋代〕
- 次韻宋尚書山居亦樂堂——— 方岳〔宋代〕
- 漢宮春(次方時父元夕見寄)——— 趙以夫〔宋代〕
- 古風(fēng)其二十三——— 李白〔唐代〕
- 渡黃河——— 宋琬〔明代〕
- 和子華兄寄酒走筆——— 韓維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