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羅晨有剝啄,顛倒衣裳
出自宋代劉克莊《漢宮春(題鐘肇長短句)》:
謝病歸來,便文殊相問,懶下禪床。
雀羅晨有剝啄,顛倒衣裳。
袖中贄卷,原夫輩、安敢爭強(qiáng)。
若不是,子期苗裔,也應(yīng)通譜元常。
村叟雞鳴籟動,更休煩簫管,自協(xié)宮商。
酒邊喚回柳七,壓倒秦郎。
一觴一詠,老尚書、閑殺何妨。
煩問訊,雪洲健否,別來莫有新腔。
注釋參考
雀羅
捕雀的網(wǎng)羅。常用以形容門庭冷落?!稌x書·會稽文孝王道子傳》:“時謂 道子 為東録, 元顯 為西録。西府車騎填湊,東第門下可設(shè)雀羅矣。” 宋 蘇軾 《答任師中家漢公》詩:“雀羅弔廷尉,秋扇悲婕妤?!?清 錢謙益 《歲暮雜懷》詩:“卒歲聞門有雀羅,流年徂謝意如何?!眳⒁姟?雀羅門 ”。
剝啄
亦作“剝琢”。1.象聲詞。敲門或下棋聲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趙令鑠惠酒》:“門前聽剝啄,烹魚得尺素。” 清 錢謙益 《觀棋絕句》之六:“疎簾清簟 楚 江秋,剝啄叢殘局未收?!?清 阮升基 《修宜興縣舊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聞剝琢聲,出視無所見。”
(2).可重迭使用。 唐 韓愈 《剝啄行》:“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?!?/p>
亦作“剝琢”。1.叩擊,敲打。 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豈有白衣來剝啄,亦從烏帽自欹斜。” 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見叢樹中,有茅屋數(shù)椽,門懸韋箔,繞以笆籬。方將剝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?!?/p>
(2).謂用喙刮啄。 郭沫若 《山中雜記·菩提樹下》:“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食,互相擠擁,互相踐踏,互相剝啄著。”
顛倒衣裳
(1).謂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?!对姟R風(fēng)·東方未明》:“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。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?!?毛 傳:“上曰衣,下曰裳?!?鄭玄 箋:“絜壺氏失漏刻之節(jié),東方未明而以為明,故羣臣促遽顛倒衣裳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傳:上曰衣,下曰裳。此其相對定稱,散則通名曰衣……傳言此,解其顛倒之意,以裳為衣,今上者在下,是謂顛倒也?!北疽馐侵S刺朝廷興居無節(jié),號令不時,使小官吏忙忙碌碌,后多以比喻倫常失秩?!逗鬂h書·皇后紀(jì)序》:“爰逮 戰(zhàn)國 ,風(fēng)憲逾薄,適情任欲,顛倒衣裳,以至破國忘身,不可勝數(shù)?!?/p>
(2).謂匆忙情急之中舉止失措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邊文禮 見 袁奉高 ,失次序。 奉高 曰:‘昔 堯 聘 許由 而無怍色,先生何為顛倒衣裳?’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一:“夜則廢寢,晝則忘餐,顛倒衣裳,不知所措?!?/p>成語解釋顛倒:上下倒置;衣裳:古時上為衣,下為裳。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。顛倒衣裳出處《詩經(jīng)·齊風(fēng)·東方未明》:“東方未明,顛倒衣裳。顛之倒之,自公召之?!?p>劉克莊名句,漢宮春(題鐘肇長短句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9繪讀精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