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送清涼上人》:
何意欲歸山,道高由境勝。
花空覺性了,月盡知心證。
永夜出禪吟,清猿自相應(yīng)。
注釋參考
覺性
佛教語。謂能斷離一切迷惘而開悟真理的本性。 南朝 梁 沉積 《梁武帝<立神明成佛義記>序》:“莫能精求,互起偏執(zhí),乃使天然覺性自沒?!?宋 秦觀 《錄龍井辯才事》:“訟既往過愆,反本來清浄覺性?!?宋 儲(chǔ)泳 《祛疑說》:“人惟一覺性耳。覺之一字,可以斷疑情,祛邪妄?!?/p>
月盡
指舊歷每月的最后一天?!段簳ぢ蓺v志上》“章歲,五百五”原注:“古十九年七閏,閏餘盡為章。積至多年,月盡之日,月見東方,日蝕光晦,輙復(fù)變歷,以同天象?!薄稌へ氛鳌贰跋葧r(shí)者殺無赦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月初為朔,月盡為晦……晦者,月盡無月,言其闇也。” 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上:“為軍丁月糧,先年月頭給放,不過初五,近年多在月盡或次月初方給。”
心證
佛教語。謂自心印證。 唐 皎然 《送清涼上人》詩:“花空覺性了,月靜知心證。”
皎然名句,送清涼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書院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