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晃逈《三法自然歌》:
心本不愆自然戎,何用科條防毀敗。
心本不動自然定,何用勤勞止自兢。
心本不迷自然慧,何用參尋叩倫類。
即今知此三自然,奉以周旋無失墜。
注釋參考
心本
猶本心?!稘h書·游俠傳·郭解》:“既已振人之命,不矜其功,其陰賊著於心本發(fā)於睚眥如故云?!?顏師古 注:“心本,猶言本心也。”《資治通鑒·唐文宗太和八年》:“臣聞惟 顏回 能不貳過。彼圣賢之過,但思慮不至,或失中道耳。至於 仲言 之惡,著於心本,安能悛改邪!”
不愆
(1).無過錯(cuò),無過失。《詩·大雅·假樂》:“不愆不忘,率由舊章?!?明 劉基 《海寧應(yīng)氏墓庵記》:“以不愆于義方,不詭其逢而守其常?!?/p>
(2).謂不錯(cuò)過時(shí)期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之二:“將使杏花菖葉,耕穫不愆。”
自然
自然 (zìrán) 宇宙萬物;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,即整個(gè)物質(zhì)世界,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?!巍?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》 擇于自然?!猍英]赫胥黎著、 嚴(yán)復(fù)譯《天演論》 近于自然?!淘唷秷D畫》 natural 屬于或關(guān)于自然界的、存在于或產(chǎn)生于自然界的、非人為的 自然現(xiàn)象 自然之驗(yàn)。——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 不勉強(qiáng),不拘束,不呆板 他的動作很自然 復(fù)得返自然。(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)?!獣x· 陶淵明《歸園田居》 自然蛾眉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不經(jīng)人力干預(yù)而自由發(fā)展 natually;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聽其自然 當(dāng)然 of course;naturally 帶露折花,色香自然要好得多?!斞浮冻ㄏκ啊?h3>何用(1).為什么?!对姟ば⊙拧す?jié)南山》:“國既卒斬,何用不監(jiān)?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何以不監(jiān)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《穀梁傳·莊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為以王命絶之也。”
(2).憑什么;用什么?!斗Y梁傳·僖公元年》:“是 齊侯 與? 齊侯 也。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?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骨相》:“人曰命難知。命甚易知。知之何用?用之骨體?!?唐 韓愈 《食曲河驛》詩:“殺身諒無補(bǔ),何用答生成?”
(3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、不須?!逗鬂h書·孔融傳》:“ 文舉 舍我死,吾何用生為?” 唐 王泠然 《題河邊枯柳》詩:“今日摧殘何用道!數(shù)里曾無一株好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帝顯德元年》:“今皆國家臣子也,何用致疑!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十七卷:“﹝ 景小姐 ﹞遂也回他一首,和其末韻云……知音已有新裁句,何用重挑焦尾琴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奔月》:“如果那時(shí)不去射殺它,留到現(xiàn)在,足可以吃半年,又何用天天愁飯菜?”
科條
(1).法令條文;法律條文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科條既備,民多偽態(tài)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文帝誄》:“恢拓規(guī)矩,克紹前人??茥l品制,褒貶以因?!薄杜f唐書·代宗紀(jì)》:“設(shè)令廉恥守分,以奉科條,猶有祿廩之煩,役使之弊,而況貪猾縱欲,而動踰典章,作威以虐下,厚斂以潤己者乎!”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商戰(zhàn)》:“由國家明定科條:凡有能講求商務(wù),獨(dú)出心裁者,準(zhǔn)其領(lǐng)照自做。”
(2).條例;章程。 漢 陳琳 《檄吳將校部曲文》:“故令往購募爵賞,科條如左?!?宋 范成大 《圍田嘆》詩之四:“臺家水利有科條,膏潤千年廢一朝?!?清 劉大櫆 《乞里人共建義倉引》:“惟散財(cái)薄徵,為君上之所宜行,而無補(bǔ)於小民之窮餓,故其科條雖具,要不若積貯之為善也?!?/p>
(3).項(xiàng)目,科目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正說》:“其立篇也,種類相從,科條相附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題目》:“夫戰(zhàn)爭方殷,雄雌未決,則有不奉正朔,自相君長,必國史為傳,宜別立科條。至於 陳 項(xiàng) 諸雄,寄編 漢 籍; 董 袁 羣賊,附列《魏志》。既同臣子之例,孰辨彼此之殊?!?明 徐渭 《代云南策問》:“后以科條舉者,在 漢 時(shí)稱明經(jīng),不及史, 唐 則惟三史而已?!?清 曹寅 《送朱林修北試》詩:“經(jīng)義兼詞賦,科條孰后先?”
(4).謂分類整理成條款、綱目。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罔羅天下放失舊聞,王跡所興,原始察終,見盛觀衰,論考之行事,略推 三代 ,録 秦 漢 ,上記 軒轅 ,下至于茲,著十二本紀(jì),既科條之矣。”《漢書·丙吉傳》:“﹝ 吉 ﹞召東曹案邊長吏,瑣科條其人。” 顏師古 注引 張晏 曰:“瑣,録也。欲科條其人老少及所經(jīng)歷,知其本以文武進(jìn)也。”
毀敗
(1).毀壞?!稘h書·鮑宣傳》:“小民正月朔日尚恐毀敗器物,何況於日虧乎!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天何不令 夏臺 羑里 關(guān)鑰毀敗, 湯 文 涉出;雨粟 陳 蔡 , 孔子 食飽乎?”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今 河 北地震水災(zāi),所毀敗者甚眾,可謂非常之變也?!?元 無名氏 《謝金吾》第一折:“他、他、他,把金釘朱戶生扭開,虬鏤亮槅盡毀敗?!?/p>
(2).頹敗。 宋 葉適 《福建運(yùn)使趙公墓志銘》:“廟學(xué)士館、城池壘壁,素毀敗者,加葺飾麗好?!?郭沫若 《棠棣之花》第一幕:“﹝酒家母﹞系一通常婦女,生活雖毀敗而不糜爛,富于同情心,勤敏?!?/p>
(3).詆毀失敗者?!度龂尽な裰尽そS傳》:“ 郤正 著論 維 曰:‘……凡人之談,常譽(yù)成毀敗,扶高抑下。’”
(4).因遭誣謗而身敗。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光武帝紀(jì)八》:“推斯以往,焉有毀敗之禍哉!” 清 惲敬 《答趙青州書》:“ 敬 嘗觀之古人,其畜道德、能文章者,饑寒之外,復(fù)多變故。或家室違異,或朝廷岐阻,或毀敗於讒譏,或展轉(zhuǎn)於疾病?!?/p>
晃逈名句,三法自然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