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洪咨夔《送王萬里赴闕》:
安西老元戎,再出護(hù)全蜀。
槃槃大幕府,賓從如立竹。
狷者多調(diào)娛,狂者間棖觸。
誰與得中行,有美萬里獨。
正大一根氣,義利兩孰復(fù)。
信人樂正子,君了蘧伯玉。
春風(fēng)半蕭艾。
秋雨幾薋菉。
劃然心眼明,見此霜曉菊。
何人誦子虛,燕說得舉燭。
平沙起孤鴻,太液下黃鵠。
云深閶闔啟,天近觚棱矗。
牖明易納約,井渫終受福。
楊柳細(xì)吹絮,海棠豔成屋。
買酒鏖東風(fēng),嘉陵江水綠。
注釋參考
調(diào)娛
調(diào)和使兩情歡悅。 唐 韓愈 《唐故相權(quán)公墓碑》:“其所設(shè)張舉措,必本於寬大。以幾教化,多所助與。維匡調(diào)娛,不失其正。” 宋 陸游 《小憩》詩:“徐行散腰膂,小憩嗇精神。休養(yǎng)觀書眼,調(diào)娛宴坐身?!?宋 張端義 《貴耳集》卷上:“ 壽王 感 吳后 之意,調(diào)娛父子之歡,倍四十萬緡以獻(xiàn)?!?/p>
狂者
(1).志向高遠(yuǎn),勇于進(jìn)取的人?!墩撜Z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??裾哌M(jìn)取,狷者有所不為也。” 邢昺 疏:“狂者進(jìn)取於善道,知進(jìn)而不知退。” 隋 王通 《中說·事君》:“ 吳筠 、 孔珪 ,古之狂者也。其文怪以怒。”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下:“圣人教人不是箇束縛他通做一般,只如狂者便從狂處成就他,狷者便從狷處成就他?!?/p>
(2).狂悖之人。《呂氏春秋·大樂》:“狂者非不武也?!?高誘 注:“狂悖之人,雖武不足畏?!?/p>
(3).指精神病患者?!痘茨献印ふf林訓(xùn)》:“狂者傷人,莫之怨也?!?/p>
棖觸
(1).觸犯,觸動。《新唐書·儒學(xué)傳下·褚無量》:“廬墓左,鹿犯所植松柏, 無量 號訴曰:‘山林不乏,忍犯吾塋樹邪?’自是羣鹿馴擾,不復(fù)棖觸。” 金 李純甫 《虞舜卿送橙酒》詩:“何物督郵風(fēng)味惡,棖觸閑愁無處著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五:“這在從前不過覺得可笑而已,但現(xiàn)在卻因棖觸著 吳蓀甫 的心緒而覺得可恨了?!?/p>
(2).感觸。 唐 李商隱 《戲題樞言草閣三十二韻》:“君時臥棖觸,勸客白玉杯。”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言祖》:“看折柳,聽吹笳,離腸棖觸斷無些。” 清 趙翼 《青山莊歌》:“我聞此語心棖觸,信有興衰如轉(zhuǎn)轂。” 鄒韜奮 《萍蹤寄語》一:“倚裝待發(fā),棖觸萬端。”
洪咨夔名句,送王萬里赴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