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涼初吠蛤,柳老半書蟲
出自宋代蘇軾《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》:
徙倚秋原上,凄涼晚照中。
水流天不盡,人遠思何窮。
問諜知秦過,看山識禹功。
稻涼初吠蛤,柳老半書蟲。
荷背風(fēng)翻白,蓮腮雨退紅。
追游慰遲暮,覓句效兒童。
北望苕溪轉(zhuǎn),遙憐震澤通。
烹魚得尺素,好在紫髯翁。
注釋參考
吠蛤
(1).謂蛙鳴。 宋 蘇軾 《宿馀杭法喜寺懷孫莘老學(xué)士》詩:“稻涼初吠蛤,柳老半書蟲。”
(2).鳴蛙。《說文·黽部》“鼃,蝦蟇也” 清 朱駿聲 通訓(xùn):“ 揚州 謂之水鷄,亦曰吠蛤,言其聲閣閣也?!?/p>
書蟲
《漢書·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 昭帝 時, 上林苑 中大柳樹斷仆地,一朝起立,生枝葉,有蟲食其葉,成文字?!焙笥谩皶x”泛指食葉蟲。 宋 蘇軾 《宿馀杭法喜寺》詩:“稻涼初吠蛤,柳老半書蟲。”
蘇軾名句,宿余杭法喜寺寺后綠野亭望吳興諸山懷孫莘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