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愛山樵書,今踏山樵路
出自宋代吳琚《春日焦山觀瘞鶴銘》:
昔愛山樵書,今踏山樵路。
江邊春事動,梅柳皆可賦。
犖確石徑微,白浪灑衣履。
臨淵魚龍驚,捫崖猿鳥懼。
古刻難細讀,斷缺蒼蘚護。
歲月豈易考,書法但增慕。
摩挲復(fù)三嘆,欲去還小住。
習(xí)氣未掃除,齒發(fā)恨遲暮。
華亭鶴自歸,長江只東注。
寂寥千古意,落日起煙霧。
注釋參考
山樵
樵夫。 宋 米芾 《觀音巖》詩:“鮑餌有時邀楚釣,海云常覺護山樵?!?清 顧炎武 《勞山歌》:“捕魚山之旁,伐木山之中,猶見山樵與村童,春日會鼓聲逢逢。”
樵路
打柴人走的小路。 唐 李白 《鳴皋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崖山居》:“ 鳴皋 微茫在何處? 五崖 峽水橫樵路?!?清 夏錫祚 《自紫蜺澗至旋螺頂》詩:“荒蹊尠人蹤,樵路僅可辨。” 應(yīng)修人 《山里去》詩:“這里有樵路,就迷了也只迷在此山中?!?/p>
吳琚名句,春日焦山觀瘞鶴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