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鄧剡《挽文文山》:
憶公淚懸河,九地無處瀉。
想公騎赤龍,請命蒼梧野。
世人醉生死,翻笑獨醒者。
焉知千載英,精爽皎不夜。
義士無廢興,時運有代謝。
念昔喪亂初,公騎使君馬。
奮袂起勤王,忼慨淚盈把。
須臾三萬眾,如自九天下。
燈棋書檄交,笑語雜悲咤。
捧土障洪河,一繩維大廈。
至哉朝宗性,百折終不舍。
身北冠自南,血碧心肯化。
顏鉤凜忠勁,杜詩蔚騷雅。
晉陽骨肉冤,東市刀兵解。
精誠揭天日,氣魄動夷夏。
丈夫如此何,一死尤足怕。
田橫老賓客,白發(fā)馀息假。
有時夢巖電,意悟當飄灑。
非無中丞傳,殺青自誰寫。
魂歸哀江南,千秋俎鄉(xiāng)社。
注釋參考
骨肉
骨肉 (gǔròu) 身體 body 骨肉歸復(fù)于土?!抖Y記》 骨和肉 flesh and blood 比喻至親 intimate;kindred 親生骨肉 骨肉關(guān)系 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……此之謂骨肉之親?!秴问洗呵铩ぞā?恨透了秦始皇,說他無緣無故筑什么萬里長城,害得人家骨肉分離。——《孟姜女》東市
東市 (dōngshì) 東面的市場 eastern sales market 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韉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刑場。漢代在長安東市處決死刑犯,后來泛稱刑場為“東市” execution ground 身送東市。——南朝齊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兵解
舊稱學(xué)道者死于兵刃為“兵解”,意謂借兵刃解脫得道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郭璞》:“ 敦 ( 王敦 )誅 璞 ……殯后三日,南州市人見 璞 貨其平生服飾,與相識共語,非但一人。 敦 不信,開棺無尸, 璞 得兵解之道。” 唐 黃滔 《祭先外舅》:“愚輒疑道家有形全、氣全、兵解、木解,考斯事矣,或其義也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叭罩猩形刺颖?,世上人猶信《葬書》!” 清 龔自珍 《二十三祖二十七祖同異》:“ 天臺 據(jù) 師子 兵解法絶,各稟攸聞,闕數(shù)四人,非擯之也?!?/p>
鄧剡名句,挽文文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