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魏晉曹操《氣出唱》
駕六龍,乘風(fēng)而行。
行四海,路下之八邦。
歷登高山臨溪谷,乘云而行。
行四海外,東到泰山。
仙人玉女,下來翱游。
驂駕六龍飲玉漿。
河水盡,不東流。
解愁腹,飲玉漿。
奉持行,東到蓬萊山,上至天之門。
玉闕下,引見得入,
赤松相對(duì),四面顧望,視正焜煌。
開玉心正興,其氣百道至。
傳告無窮閉其口,但當(dāng)愛氣壽萬年。
東到海,與天連。
神仙之道,出窈入冥,常當(dāng)專之。
心恬澹,無所愒。
欲閉門坐自守,天與期氣。
愿得神之人,乘駕云車,
驂駕白鹿,上到天之門,來賜神之藥。
跪受之,敬神齊。
當(dāng)如此,道自來。
注釋參考
驂駕
(1).三匹馬駕的車子。泛指車馬。《后漢書·賈琮傳》:“舊典,傳車驂駕,垂赤帷裳,迎於州界?!?唐 王勃 《綿州北亭群公宴序》:“既而登臨惜別,驂駕少留?!?/p>
(2).駕御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乾之否》:“戴日精光,驂駕六龍?!?宋 錢愐 《錢氏私志》:“縱未得到如來地,亦可以驂駕鸞鶴,翱翔三島,為不死人?!?聞一多 《太陽吟》:“太陽啊,六龍驂駕的太陽?!?/p>
六龍
(1).謂《易》乾卦的六爻?!兑住で罚骸按竺鹘K始,六位時(shí)成,時(shí)乘六龍以御天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乾元乃統(tǒng)天之義,言乾之為德,以依時(shí)乘駕六爻之陽氣,以控御於天體。六龍即六位之龍也;以所居上下言之,謂之六位也?!?/p>
(2).指太陽。神話傳說日神乘車,駕以六龍, 羲和 為御者。 漢 劉向 《九嘆·遠(yuǎn)游》:“貫澒?jié)饕詵|朅兮,維六龍於扶桑?!?晉 郭璞 《游仙詩》:“六龍安可頓,運(yùn)流有代謝。時(shí)變感人思,已秋復(fù)愿夏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休假大佛寺》詩:“六龍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?!?明 薛蕙 《效阮公詠懷》:“六龍匿西山,蒙汜揚(yáng)頽波。”
(3).古代天子的車駕為六馬,馬八尺稱龍,因以為天子車駕的代稱。 漢 劉歆 《述初賦》:“揔六龍於駟房兮,奉華蓋於帝側(cè)?!?唐 李白 《上皇西巡南京歌》之四:“誰道君王行路難,六龍西幸萬人歡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金鰲山》:“少焉,千乘萬騎畢集,始知為六龍臨幸。” 吳梅 《步北城獅子山訪閱江樓遺址不得》詩:“六龍?jiān)笋v云車,何處重尋帝子家?!?/p>
(4).六兄弟的美稱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(guó)志·后賢志》:“ 宓 六子,皆英挺逸秀,號(hào)曰六龍。”《晉書·溫羨傳》:“父 恭 , 濟(jì)南 太守,兄弟六人并知名於世,號(hào)曰六龍。”《晉書·卞壸傳》:“父 粹 ,以清辯鑒察稱。兄弟六人并登宰府,世稱 卞氏 六龍?!?/p>
玉漿
(1).神話傳說中的仙人飲料。 三國(guó) 魏 曹操 《氣出唱》詩之一:“仙人玉女,下來翱游。驂駕六龍飲玉漿。” 晉 郭璞 《山海經(jīng)圖贊·太華山》:“ 華岳 靈峻,削成四方,爰有神女,是挹玉漿。” 唐 李白 《西岳云臺(tái)歌送丹丘子》寺:“玉漿儻惠故人飲,騎二茅龍上天飛。”《群音類選·崔護(hù)記·患病》:“逢佳士,在花柳傍,一杯茶,擬玉漿?!?/p>
(2).比喻甜美的清泉。 唐 皮日休 《西湖詩以毛公泉一瓶獻(xiàn)上諫議因寄》:“汲時(shí)月液動(dòng),擔(dān)處玉漿旋。”
(3).比喻美酒。 元 薩都剌 《送長(zhǎng)干寺次韻》之三:“細(xì)歌金縷鳴牙板,新酒檀槽出玉漿?!薄度阂纛愡x·楚江情·四景》曲:“金尊瓊釀,銀壺玉漿,花前咲語成醉狂?!?/p>
曹操名句,氣出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