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禽雖未三見黜,叔夜自知七不堪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自金山放船至焦山》
金山樓觀何耽耽,撞鐘擊鼓聞淮南。
焦山何有有修竹,采薪汲水僧兩三。
云霾浪打人跡絕,時有沙戶祈春蠶。
我來金山更留宿,而此不到心懷慚。
同游盡返決獨往,賦命窮薄輕江潭。
清晨無風(fēng)浪自涌,中流歌嘯倚半酣。
老僧下山驚客至,迎笑喜作巴人談。
自言久客忘鄉(xiāng)井,只有彌勒為同龕。
困眠得就紙帳暖,飽食未厭山蔬甘。
山林饑臥古亦有,無田不退寧非貪。
展禽雖未三見黜,叔夜自知七不堪。
行當(dāng)投劾謝簪組,為我佳處留茅庵。
(吳人謂水中可田者為沙。
焦山長老,中江人也。
)
注釋參考
叔夜
周 代“八士”之一。相傳為掌管山澤的官員。參見“ 叔夏 ”。
自知
自知 (zìzhī) 認(rèn)識自己;自己明了 know oneself七不堪
三國 魏 嵇康 不滿當(dāng)時執(zhí)政的 司馬師 司馬昭 等。 司馬 集團(tuán)的 山濤 推薦他做選曹郎,他表示拒絕,在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中列陳自己不能出仕的原因,“有必不堪者七,甚不可者二”。后來詩文中把“七不堪”作為疏懶或才能不稱的典故。 唐 孟浩然 《京還贈張維》詩:“欲徇五斗祿,其如七不堪?!?宋 范成大 《公退書懷》詩:“四無告者僅一飽,七不堪中仍百忙?!?明 唐順之 《復(fù)官后報京師友人》詩:“疎狂自分三宜黜,嬾病其如七不堪?!?清 趙翼 《遣興》詩:“四宜休敢稱高士,七不堪難起病夫?!?/p>
蘇軾名句,自金山放船至焦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奈飛跑步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