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董嗣杲《題城山道人庵》:
官俸胥方給,山殽市可需。
雨多沙磧失,橋斷路程迂。
古樹聲何壯,秋萍跡已枯。
病身慚到此,有愧竹筇扶。
山暉丹氣紫,路隱翠林香。
野道依城社,山童執(zhí)紀網。
田高秋斂薄,溪曲夜湍長。
誶語令人倦,蚍蜉肯自量。
注釋參考
樹聲
樹立名聲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河清頌》:“樵夫議道,漁父濯纓。臣 照 作頌,鋪德樹聲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宗經》:“勵德樹聲,莫不師圣。”
萍跡
見“ 萍跡 ”。
亦作“ 萍跡 ”。喻人四處漂流,行蹤無定。 唐 牟融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十年漂泊如萍跡,一度登臨一悵神?!?宋 黃公度 《春日懷王慶長》詩:“王孫緣底事,萍跡久他鄉(xiāng)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套促纏頭》:“金盡牀頭惹厭憎,風波萍跡任浮沉?!?/p>
董嗣杲名句,題城山道人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