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秦觀《寄張文潛右史》:
解手亭皋才幾月,春風(fēng)已復(fù)動林塘。
稍遷右史公何泰,初閱除書國為狂。
日出想驚儒發(fā)冢,風(fēng)行應(yīng)罷女爭桑。
東坡手種千株柳,聞?wù)f邦人比召棠。
注釋參考
東坡
(1).東邊坡地。 唐 蘇颋 《先是新昌小園期京兆尹一訪茲愿不果率然成章》詩:“寂寞東坡叟,傳呼北里人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東坡種花》詩之二:“東坡春向暮,樹木今何如?”
(2).地名。在 湖北省 黃岡縣 憢東。 宋 蘇軾 《東坡》詩:“雨洗 東坡 月色清,市人行盡野人行?!?/p>
(3). 宋 蘇軾 自號 東坡居士 ,因以“東坡”為其別稱。 宋 施彥執(zhí) 《北窗炙輠》卷上:“昨 強幼安 來説話,引援甚富。某謂之曰:‘若此者, 六一 語;若此者, 溫公 語;若此者, 東坡 語;若此者, 山谷 語; 強幼安 語卻在甚處?’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文章》:“ 東坡 為詩,無非譏切時政,借曰意在愛君,亦從諷諫可也。” 清 吳汝綸 《與楊伯衡論方劉二集書》:“於八家則 望溪 近 歐 曾 ,而 海峰 近 東坡 ?!眳⒁姟?東坡居士 ”。
聞?wù)f
猶聽說。 唐 孟浩然 《洛中訪袁拾遺不遇》詩:“聞?wù)h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?”《水滸傳》第二三回:“江湖上多聞?wù)h 武二郎 名字,不期今日卻在這里相會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聞臺州警》詩之一:“聞?wù)h 天臺 踰萬丈,可容長嘯碧峯頭?”
邦人
(1).國人;百姓?!稌そ鹂g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。”按,《史記·魯世家》作“國人”。 宋 沉遼 《和穎叔西園春宴》:“太守樂邦人,縱觀迨時豊。” 清 方文 《東湖行》:“郡縣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?!?/p>
(2).諸侯。《詩·小雅·沔水》:“嗟我兄弟,邦人諸友?!?毛 傳:“邦人諸友,謂諸侯也。”
(3).鄉(xiāng)里之人;同鄉(xiāng)。《韓詩外傳》卷十:“臣 麥丘 之邦人?!?宋 梅堯臣 《南陽謝紫微挽詞》之三:“里社當(dāng)存祀,邦人定立碑?!?明 高啟 《死亭灣》詩:“邸吏驚赤綬,邦人候朱輪?!?清 吳廷華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幾喪明,邦人請旌留孝名?!?/p>
召棠
《詩·召南·甘棠序》:“《甘棠》,美 召伯 也。 召伯 之教,明於南國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、 朱熹 集傳并謂 召伯 巡行南土,布 文王 之政,曾舍于甘棠之下,因愛結(jié)于民心,故人愛其樹,而不忍傷。后世因以“召棠”為頌揚官吏政績的典實?!端囄念惥邸肪砥咂咭?南朝 梁 劉孝綽 《棲隱寺碑銘》:“ 召 棠且思, 羊 碑猶泣?!薄掇ワL(fēng)詞話續(xù)編》卷一引 金 李用章 《大常引·同知崔仲明生日》詞:“ 太行 千里政聲揚,問何處,是黃堂,遺愛幾時忘!試聽取,人歌《召棠》?!?清 趙翼 《青山莊歌》:“令孫繼起為方伯,分 陜 曾栽 召伯 棠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詩人佳句二》引 燕人謁 《韓魏公相州祠堂記》詩:“有客能吟丞相柏,無人敢伐 召公 棠?!?/p>
秦觀名句,寄張文潛右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