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寄陳九》:
別來常思君,無異饑待哺。
如何偶相逢,握手復(fù)告去。
念初別子時(shí),芳草才及屨。
天時(shí)不可留,再見歲云暮。
出門怪子瘦,告我困道路。
飄飄千余里,陸走復(fù)水泝。
古來黃金盡,壯士色亦沮。
斯人獨(dú)何少,乃有衣食慮。
才高窮不怨,志大貧若富。
吾將告君理,子其聽我布。
人生不終窮,否泰亦有數(shù)。
子其保所有,錐穎囊必露。
古來立功名,其始不無忤。
得難失自寡,進(jìn)銳退亦遽。
念君歸海瀕,誰與朝夕聚。
我方困而學(xué),每翼朋友助,一從城北歸,夢魂見已屢。
愿因南來者,時(shí)以尺書寓。
注釋參考
別子
[son rather than the wife's eldest son] 古代指天子、諸侯的嫡長子以外的兒子
詳細(xì)解釋即庶子。古代宗法制度稱諸侯嫡長子以外之子為“別子”。《禮記·大傳》:“百世不遷者,別子之后也,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別子謂諸侯之庶子也。諸侯之適子適孫繼世為君,而第二子以下悉不得禰先君,故云別子。” 唐 韓愈 《唐故贈(zèng)絳州刺史馬府君行狀》:“其別子 趙奢 ,當(dāng) 趙 時(shí)破 秦 軍 閼與 ,有功,號(hào) 馬服君 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方氏支祠碑記》:“古者諸侯之適子嗣為諸侯,其支子之為大夫、士者,不得祖諸侯,而名之曰別子?!眳㈤啞抖Y記·大傳》“別子為祖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。
(1).線裝書的套子上或字畫手卷上用來別住開口的東西。多用骨制。
(2).煙袋、荷包的墜飾。
芳草
(1).香草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竹林果園,芳草甘木。郊野之富,號(hào)為近 蜀 ?!?后蜀 毛熙震 《浣溪沙》詞:“花榭香紅煙景迷,滿庭芳草緑萋萋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家門始終》:“萬古千愁人自老,春來依舊生芳草。”
(2).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?!冻o·離騷》:“何昔日之芳草兮,今直為此蕭艾也?!?王逸 注:“以言往日明智之士,今皆佯愚,狂惑不顧?!?宋 劉攽 《泰州玩芳亭記》:“《楚辭》曰:‘惜吾不及古之人兮,吾誰與玩此芳草?’自詩人比興,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?!?/p>
張耒名句,寄陳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