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界一時度,萬法無與鄰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和微之詩二十三首。和晨霞(此后在上都作)》:
君歌仙氏真,我歌慈氏真。
慈氏發(fā)真念,念此閻浮人。
左命大迦葉,右召桓提因。
千萬化菩薩,百億諸鬼神。
上自非相頂,下及風水輪。
胎卵濕化類,蠢蠢難具陳。
弘愿在救拔,大悲忘辛勤。
無論善不善,豈間冤與親。
抉開生盲眼,擺去煩惱塵。
燭以智慧日,灑之甘露津。
千界一時度,萬法無與鄰。
借問晨霞子,何如朝玉宸?
注釋參考
千界
佛教語。大千世界的省稱。 宋 朱熹 《導引》詩:“向來已悟藏千界,今日何勞倒五行。” 宋 朱熹 《次韻雪后書事》之二:“眼驚銀色迷千界,夢斷彤庭散百寮。”
時度
(1).謂按時。《墨子·節(jié)葬下》:“若茍亂,是祭祀不時度也?!?/p>
(2).時候。《西游記》第二八回:“ 大圣 ,不論甚么時度,他逐日家在這里纏擾?!?/p>
萬法
佛教語。梵語dharma,意譯“法”,指事物及其現象,也指理性、佛法等。“萬法”指一切事物。 南朝 宋 朱昭之 《難顧道士<夷夏論>》:“《金剛般若》,文不踰千,四句所弘,道周萬法?!?宋 蘇軾 《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》:“而況於出三界,了萬法,不生不老,不病不死,應物而無情者乎?!?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攝對》:“有則萬法俱來,無時一絲不掛,貧僧 佛印 是也?!?/p>
無與
(1).不給予?!睹献印るx婁下》:“可以取,可以無取,取傷亷;可以與,可以無與,與傷惠?!薄斗ㄔ分榱帧肪砹骸盁o取無與,無我所心;脫欲所須,便可提去。”
(2).猶不跟,不同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翠》:“﹝ 王太常 ﹞生子 元豐 ,絶癡,十六歲不能知牝牡,因而鄉(xiāng)黨無與為婚?!?/p>
不參預;不相干?!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霸懗?,爾無與焉,與,將執(zhí)女?!薄稘h書·張湯傳》:“ 湯 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,當謝; 湯 無與也,不謝?!?顏師古 注:“與讀曰豫。無豫,謂不干其事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省事》:“此言為善則預,為惡則去……凡損於物,皆無與焉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趙康敏》:“公子孫自不肖,不能守此業(yè);此宅且數易主人,與某無與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編·<越鐸>出世辭》:“民聲寂寥,羣志幽閟,豈以為匹夫無與于天下,尚如戴朔北之虜也?!?/p>
白居易名句,和微之詩二十三首。和晨霞(此后在上都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