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旌乍升沒(méi)
出自南北朝沈約《和竟陵王游仙詩(shī)》:
朝止閶闔宮。
暮蔂清都闕。
騰蓋隱奔星。
低鑾避行月。
九疑紛相從。
虹旌乍升沒(méi)。
青鳥(niǎo)去復(fù)還。
高唐云不歇。
若華有余照。
淹留且晞發(fā)。
注釋參考
虹旌
彩旗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思忠》:“駕八龍兮連蜷,建虹旌兮威夷?!?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蕭斧戢柯以柙刃,虹旌攝麾以就卷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桐柏山金庭館碑》:“虹旌拂月,龍輈漸漢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》:“玉帳觀 渝 舞,虹旌獵 楚 田。” 宋 司馬光 《送王待制知陜府》詩(shī):“鶠閣騫云表,虹旌拂海隅?!?/p>
升沒(méi)
(1).《論語(yǔ)·陽(yáng)貨》:“ 宰我 問(wèn)三年之喪,期已久矣……舊穀既沒(méi),新穀既升,鉆燧改火,期可已矣?!焙笠蛞浴吧龥](méi)”指一周年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除弟服》詩(shī):“升沒(méi)淹朞晦,灑掃易禮容?!?/p>
(2).時(shí)隱時(shí)現(xiàn)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和竟陵王游仙》詩(shī):“ 九疑 紛相從,虹旌乍升沒(méi)?!?/p>
沈約名句,和竟陵王游仙詩(shī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