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草斷沾仙掌露,綠楊猶憶御爐煙。
出自唐朝吳融《過(guò)九成宮》
鳳輦東歸二百年,九成宮殿半荒阡。魏公碑字封蒼蘚,
文帝泉聲落野田。碧草斷沾仙掌露,綠楊猶憶御爐煙。
升平舊事無(wú)人說(shuō),萬(wàn)疊青山但一川。
注釋參考
碧草
(1).青草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貽袁常侍》詩(shī):“ 幽 冀 生碧草, 沅 湘 含翠煙。” 唐 陳子昂 《春臺(tái)引》:“感陽(yáng)春兮生碧草之油油,懷宇宙以傷遠(yuǎn),登高臺(tái)而寫(xiě)憂?!?宋 蘇軾 《題織錦圖上回文》詩(shī)之一:“春晚落花餘碧草,夜涼低月半枯桐。”
(2).神話傳說(shuō)中的一種可釀酒的草。舊題 漢 郭憲 《洞冥記》:“ 瑤琨 去 玉門(mén) 九萬(wàn)里,有碧草,如麥,割以釀酒,則味如醇酎。飲一合,三旬不醒;但飲甜水,隨飲隨醒?!?/p>
仙掌
(1). 漢武帝 為求仙,在 建章宮 神明臺(tái) 上造銅仙人,舒掌捧銅盤(pán)玉杯,以承接天上的仙露,后稱承露金人為仙掌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?!?唐 王維 《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》:“日色纔臨仙掌動(dòng),香煙欲傍袞龍浮?!?唐 杜牧 《早雁》詩(shī):“仙掌月明孤影過(guò), 長(zhǎng)門(mén) 燈暗數(shù)聲來(lái)?!眳㈤啞度o黃圖·建章宮》。
(2). 華山 仙人掌峰 的省稱。 明 劉基 《徐資深華山圖》詩(shī):“ 華岳 插天七千丈,丹崖翠壁開(kāi) 仙掌 ?!?明 何景明 《華州作柬桑汝公》詩(shī):“乘興欲攀 仙掌 去?!眳⒁?jiàn)“ 仙人掌 ”。
(3). 唐 代一度改 華州 為 仙掌 ,后遂稱 華州 及 華陰縣 為 仙掌 。 唐 李吉甫 《元和郡縣志·華州》:“﹝ 華陰縣 ﹞ 垂拱 元年改曰 仙掌 ,尋復(fù)舊名?!?唐 姚合 《送裴中丞赴華州》詩(shī):“自無(wú) 仙掌 分,非是圣心偏。”原注:“去年曾夢(mèng)除 華州 刺史?!?唐 無(wú)可 《寄華州馬戴》詩(shī):“水寒 仙掌 路,山遠(yuǎn) 華陽(yáng) 人?!?/p>
(4).地名。即仙人掌。 清 王士禛 《真州絕句》之五:“殘?jiān)聲燥L(fēng) 仙掌 路,何人為弔 柳屯田 。”詳“ 仙人掌 ”。
爐煙
見(jiàn)“ 爐煙 ”。
亦作“ 爐煙 ”。1.熏爐或香爐中的煙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曉思詩(shī)》:“爐煙入斗帳,屏風(fēng)隱鏡臺(tái)?!?宋 蘇軾 《青牛嶺高絕處有小寺人跡罕到》詩(shī):“暮歸走馬沙河塘,爐煙裊裊十里香?!?清 支機(jī)生 《珠江名花小傳》:“爐煙暗遞浩歌聲?!?/p>
(2). 廬山 香爐峰 的云氣。借指 香爐峰 。 宋 梅堯臣 《寄王江州》詩(shī):“何嘗聞堠火,唯是對(duì)爐煙。潮到 盆城 否?猶期信可傳?!?/p>
(3).舊時(shí)宮殿前丹墀設(shè)焚香爐,后因以指代宮廷、朝官。 唐 無(wú)名氏 《元日觀上公獻(xiàn)壽賦》:“趨云陛以陳詞,向爐煙而稽首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燕李錄事》詩(shī):“與君十五侍皇闈,曉拂爐煙上赤墀?!?唐 方干 《送杭州李員外》詩(shī):“必恐駐班留立位,前程一步是爐煙?!?/p>
(4).指爐火。 宋 周邦彥 《滿庭芳·夏日溧水無(wú)想山作》詞:“地卑山近,衣潤(rùn)費(fèi)爐煙?!睜t,一本作“ 罏 ”。
吳融名句,過(guò)九成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