冕旒余澤在,驚蹕舊儀空
出自宋代曾鞏《仁宗皇帝挽詞三首》:
且轉歸人外,天移入畫中。
冕旒余澤在,驚蹕舊儀空。
卜宅三川繞,方喪萬里通。
初寒石門路,松檜瘋悲風。
注釋參考
冕旒
[king's crown with tassels] 古代帝王的禮冠和禮冠前后的玉串,也用作皇帝的代稱
詳細解釋(1).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。頂有延,前有旒,故曰“冕旒”。天子之冕十二旒,諸侯九,上大夫七,下大夫五。見《周禮·夏官·弁師》。 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問答釋義》:“ 牛亨 問曰:‘冕旒以繁露,何也?’答曰:‘綴珠垂下,重如繁露也。’” 清 袁枚 《新齊諧·蔣太史》:“王年三十餘,清瘦微鬚,冕旒盛服,執(zhí)笏北向?!?/p>
(2).專指皇冠。借指皇帝、帝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勸農訪民所疾苦詔》:“冕旒屬念,無忘夙興?!?唐 韓愈 《江陵途中寄三學士》詩:“昨者京師至,嗣皇傳冕旒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奏議頒赦》:“若奏若啟,達羣意於冕旒。” 胡適 《<鏡花緣>的引論》四:“他( 武則天 )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?!?/p>
余澤
(1).指大水澤。 唐 韓愈 《海水》詩:“一木有餘陰,一泉有餘澤?!?/p>
(2).指遺留給后人的德澤。 宋 曾鞏 《皇妣昌福縣太君吳氏焚告文》:“維先君先夫人積德累善, 鞏 獲蒙餘澤,備位於朝?!?宋 王安石 《寄題思軒》詩:“萬屋尚歌餘澤在,一軒還向舊堂開?!?/p>
驚蹕
警蹕。驚,通“ 警 ”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顛道人》:“道人赤足著破衲,自張黃蓋,作驚蹕聲而出。”一本作“ 驚蹕 ”。
舊儀
猶古禮。《漢書·郊祀志下》:“ 元帝 即位,遵舊儀,間歲正月,一幸 甘泉 郊 泰畤 ,又東至 河東 祠后土,西至 雍 祠 五畤 。”《三國志·魏志·王粲傳》:“時舊儀廢弛,興造制度, 粲 恆典之?!薄杜f唐書·后妃傳下·代宗睿真皇后沉氏》:“是用仰稽舊儀,敬崇大號,舉茲禮命,式遵前典?!?/p>
曾鞏名句,仁宗皇帝挽詞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