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游靈巖寺》:
吳王避暑地,西施採香路。
陵谷隅未移,山川尚如故。
遺宮俱泯滅,輪奐乃僧戶。
梵放想遺轉(zhuǎn),考槃疑簨簴。
繁華隨化遷,欻若高鳥度。
憂勤及豫怠,興隆民傾仆。
何異貉一丘,同歸易晞露。
平湖際遠(yuǎn)海,環(huán)山莽回互。
澗草足芳菲,山泉多沮洳。
昔人經(jīng)行處,嘗會(huì)今已屢。
來者復(fù)為誰,將亦遵往步。
新故更遞代,一往復(fù)何故。
日暮鐘磬聞,聊將澹吾慮。
注釋參考
何異
用反問的語氣表示與某物某事沒有兩樣。 漢 賈誼 《鵩鳥賦》:“夫禍之與福兮,何異糾纆?” 晉 張協(xié) 《七命》:“今公子違世陸沉,避地獨(dú)竄……愁洽百年,苦溢千歲,何異促鱗之游汀濘,短羽之棲翳薈。”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八:“歲暮等淪落,何異蒿與蓬?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向國{1|1}民{1*1}dang的十點(diǎn)要求》:“以此制憲,何殊官樣文章。以此行憲,何異**?!?/p>
貉一丘
《漢書·楊惲傳》:“古與今如一丘之貉?!焙笥谩昂岩磺稹敝^同屬一類,沒有差別。 宋 蘇軾 《過嶺》詩之一:“平生不作兔三窟,今古何殊貉一丘?!?金 元好問 《祖唐臣愚庵》詩:“ 青州 荊州 兔三窟,古人今人貉一丘。” 清 查慎行 《歲寒雜感》詩之九:“誰將正變溯源流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”亦作“ 貉同丘 ”。 明 吳幵 《優(yōu)古堂詩話》:“ 呂吉甫 云:‘南北戰(zhàn)爭蝸兩角,古今興廢貉同丘?!?/p>
同歸
同歸 (tóngguī) 有同樣的結(jié)局或目的 go to same goal晞露
(1).日曬使露水蒸發(fā)。 漢 崔駰 《扇銘》:“有圓者扇,誕此秀儀;晞露散霾,擬日定規(guī)?!?/p>
(2).朝霞。 晉 陸云 《歲暮賦》:“指晞露而怵心兮,衍死生於靡草?!?明 劉基 《蛺蝶行》:“軟芳晞露春鮮妍,上有蛺蝶飛翩翩。”
(3).謂沐受雨露滋潤。 南朝 梁 劉孝綽 《答張左西》詩:“仙掌方晞露,靈烏正轉(zhuǎn)風(fēng)?!?/p>
張嵲名句,游靈巖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