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滿庭芳》:
赤壁磯頭,臨皋亭下,扁舟兩度經(jīng)過。
江山如畫,風(fēng)月奈愁何。
三國英雄安在,而今但、一目煙波。
風(fēng)流處,竹樓無恙,相對有東波。
。
登臨,還自笑,狂游四海,一向忘家。
算天寒路遠,早早歸呵。
明日片帆東下,滄洲上、千里蘆花。
真堪愛,買魚沽酒,到處聽吳歌。
注釋參考
明日
明日 (míngrì) 明天 tomorrow 明日復(fù)明日 明日去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明日徐公來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明日造朝?!啤?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片帆
孤舟;一只船。 唐 李頎 《李兵曹壁畫山水各賦得桂水帆》:“片帆在 桂水 ,落日天涯時。” 宋 陸游 《秋思絕句》之五:“片帆忽逐秋風(fēng)起,聊試人間萬里途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放歸》:“ 錢塘 云水連。見片帆東渡,順流如箭?!薄度嗣袢請蟆?981.6.15:“若不退出 虎門 ,自有千百燒船妙法,燒爾片帆不返?!?/p>
東下
(1).東行。我國地勢西北方高,東南方低,故習(xí)慣稱東行為東下,與西上相對。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 常山王 背 項王 ,奉 項嬰 頭而竄,逃歸於 漢王 。 漢王 借兵而東下,殺 成安君 泜水 之南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獻帝建安十三年》:“ 曹操 自 江陵 將順 江 東下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錦樹林玉京道人墓》詩序:“久之,有聞其復(fù)東下者,主於 海虞 一故人。”
(2).謂向東攻克。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君不見 高陽 酒徒起草中,長揖 山 東隆準(zhǔn)公……東下 齊 城七十二,指揮 楚 漢 如旋蓬?!?/p>
滄洲
濱水的地方。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?!?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既歡懷祿情,復(fù)協(xié)滄洲趣?!?唐 杜甫 《曲江對酒》詩:“吏情更覺滄洲遠,老大悲傷未拂衣。” 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有作》詩:“涵空一白十萬頃,浄洗素練懸滄洲?!?/p>
千里
千里 (qiānlǐ) 指千里馬 the winged steed 先王之千里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蘆花蘆花 (lúhuā) 蘆葦?shù)陌咨?reed catkins; fluffy ends of reed戴復(fù)古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