聲如冰凘下石灘,嚼嚙碎玉遶齒寒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送建州通判沈太博》:
昔聞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作。
今聽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彈。
聲如冰凘下石灘,嚼嚙碎玉遶齒寒。
四坐整衣容色端,醉翁雖醉無慢官。
其音正以樂,其俗便且安,何害酩酊顏渥丹。
沈夫子,邂逅相遇必已歡。
玉琴能寫人肺肝,人所為難君不難。
平明解船建溪去,輕齎快意不長湍。
溪東白茗象月團(tuán),來華至尊龍屈盤。
余為帶銙與臠片,散在六合云漫漫。
況君五臟清如水,宜飲沆瀣采木欄。
更留瓦硯贈(zèng)我看,鄴宮鴛鴦?wù)l刻剜。
注釋參考
冰凘
亦作“ 冰澌 ”。1.解凍時(shí)流動(dòng)的冰。 宋 蘇轍 《游城西集慶園》詩:“冰澌片斷水光浮,柳線和柔風(fēng)力輭。” 宋 周邦彥 《南鄉(xiāng)子》詞:“自在開簾風(fēng)不定,颼颼,池面冰澌趁水流?!?清 曹寅 《后陶留飲香河書屋》詩:“無多柳葉連橋暗,漸減冰凘落照斜?!?清 吳錫麒 《春霽圖》曲:“響冰澌急溜放前沽,灑斜陽po{1-1}網(wǎng)攔橫浦。”
(2).冰棱。 宋 張?jiān)?《夜游宮》詞:“半吐寒梅未坼,雙魚洗,冰澌初結(jié)?!薄督鹗贰な雷婕o(jì)》:“時(shí)十月已半,大雨累晝夜,冰凘覆地, 烏春 不能進(jìn)?!?元 王子端 《大江東去·癸巳暮冬小雪》詞:“冰凘生硯,問誰先得佳句?!?/p>
下石
往井下丟石塊。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。語出 唐 韓愈 《柳子厚墓志銘》:“落陷穽,不一引手救,反擠之,又下石焉者,皆是也?!?宋 陳鵠 《耆舊續(xù)聞》卷六:“已擠溝壑,猶下石不休;方困蒺藜,尚彎弓而相射?!?清 唐孫華 《贈(zèng)同年趙蒙泉》詩:“臨危翻下石,顛岸復(fù)彎彀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我以為師如荒謬,不妨叛之,但師如非罪而遭冤,卻不可乘機(jī)下石,以圖快敵人之意而自救?!眳⒁姟?落井下石 ”。
嚼嚙
咬嚙。《宣和遺事》前集:“ 崇寧 五年夏, 解州 有蛟在 鹽池 作祟,布炁十餘里,人畜在炁中者,輒皆嚼嚙,傷人甚眾?!?/p>
嚼齧:咬嚙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元父賦》:“于其遠(yuǎn)險(xiǎn)……熊虎是生。故人民被害嚼嚙?!?唐 杜甫 《哀江頭》詩:“輦前才人帶弓箭,白馬嚼嚙黃金勒?!币槐咀鳌班輫А?、“ 嚼囓 ”。 唐 韓愈 《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雷公擘山海水翻,齒牙嚼嚙舌腭反。”
碎玉
(1).細(xì)小的玉片或玉屑。 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占風(fēng)鐸》:“ 岐王 宮中於竹林內(nèi)懸碎玉片子,每夜聞?dòng)衿酉嘤|之聲即知有風(fēng),號(hào)為‘占風(fēng)鐸’?!?宋 王禹偁 《黃岡竹樓記》:“夏宜急雨,有瀑布聲;冬宜密雪,有碎玉聲?!?/p>
(2).比喻細(xì)小潔白的牙齒?!度龂萘x》第八回:“ 允 ( 王允 )命 貂蟬 執(zhí)檀板低謳一曲。正是:一點(diǎn)櫻桃啟絳唇,兩行碎玉噴《陽春》?!薄毒劳ㄑ浴ぐ啄镒佑梨?zhèn)雷峰塔》:“那婦人同丫鬟下船,見了 許宣 ,起一點(diǎn)朱唇,露兩行碎玉,向前道一個(gè)萬福?!?/p>
(3).喻指女性死者的遺釵、殘稿等。 清 王繼香 《<小螺庵病榻憶語>書后》:“續(xù)遺詠於玉臺(tái),光越紐之彤史。又奚事抱碎玉以愴懷,撫凋蘭而隕泗者?!?/p>
(4).喻指落花。 劉大白 《花間》詩:“醉向落花堆里臥:東風(fēng)憐我,更紛紛亂紅吹墮,碎玉零香作被窩?!?/p>
齒寒
(1).牙齒外露而寒。比喻有外憂。《穀梁傳·僖公二年》:“語曰:脣亡則齒寒,其斯之謂與?!薄杜f唐書·田弘正傳》:“自 弘正 歸國, 幽 、 恆 、 鄆 、 蔡 有齒寒之懼?!薄缎绿茣じ]建德傳》:“二國兵不解, 唐 彊 鄭 弱,勢(shì)必舉 鄭 , 鄭 滅則大 夏 有齒寒之憂?!眳⒁姟?脣亡齒寒 ”。
(2).齒酸。 宋 孫艤 《菩薩蠻·落梅》詞:“一點(diǎn)著枝酸, 吳姬 先齒寒。”
梅堯臣名句,送建州通判沈太博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天象黃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