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陰子必和,天理亦昭灼
出自宋代陽枋《昆岳有佳人四章壽黃循齋》:
昆岳有佳人,挺挺云中鶴。
帝鄉(xiāng)回騖心,人寰寓其吒。
仰云引圓吭,九皋窮碧落。
瀛湘滄海身,稻梁寄情薄。
昨夢世未醒,清淚不容莫。
鳴陰子必和,天理亦昭灼。
注釋參考
陰子
gao{1|1}丸。《醫(yī)宗金鑒·正骨心法要旨·補(bǔ)遺》:“十不治癥……傷破陰子者;老人左股壓碎者。”
天理
(1) [natural's law]∶自然法則;天道,天然的組織結(jié)構(gòu)
依乎天理。——《莊子·養(yǎng)生主》
(2) [heavenly principles;moral principles]∶宋代的理學(xué)家認(rèn)為封建lun{1-1}理是客觀存在的道德法則,把它叫做“天理”
(3) [moral principles;morality]∶道義
(4) [nature;natural instincts]∶天性
詳細(xì)解釋(1).天道,自然法則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夫至樂者,先應(yīng)之以人事,順之以天理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談天理之開基,辯人道之始終?!?宋 李格非 《洛陽名園記·大字寺園》:“其水其木,至今猶存,而曰堂曰亭者,無復(fù)彷彿矣!豈因於天理者可久,而成於人力者不可恃邪?”
(2). 宋 代理學(xué)家把封建lun{1-1}理看作永恒的客觀道德法則,稱“天理”。 宋 朱熹 《答何叔京》之二八:“天理只是仁、義、禮、智之總名,仁、義、禮、智便是天理之件數(shù)?!?/p>
(3).泛指道義?!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四:“自道神鬼莫測,豈知天理難容?”《紅樓夢》第六八回:“嬸娘怎么樣待你?你這么沒天理,沒良心!” 洪深 《貧民慘劇》第三幕:“天理良心,做這種的事情!”
(4).猶天性。《禮記·樂記》:“夫物之感人無窮,而人之好惡無節(jié),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。人化物也者,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理,性也,是天之所生本性滅絶矣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誘于可誘而天理滅矣?!?/p>
(5).星名?!端鍟ぬ煳闹旧稀罚骸翱兴男牵瑸橘F人之牢,曰天理也?!?/p>
昭灼
(1).明顯;顯著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行藥至城東橋》詩:“尊賢永昭灼,孤賤長隱淪。”《舊唐書·高駢傳》:“大約昭灼功勛,不大於此數(shù)者?!?清 唐孫華 《聞毀明逆閹魏忠賢墓》詩:“爰書久昭灼,餘孽猶披猖?!?/p>
(2).光耀。 唐 王勃 《梓州郪縣靈瑞寺浮圖碑》:“故得昭灼天漢,發(fā)揮云氣。”
陽枋名句,昆岳有佳人四章壽黃循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