共惟圣學(xué)本心授,不敬莫大中無傳
出自宋代釋寶曇《送孫季和知縣赴常熟》:
援琴不怕春風(fēng)顛,已許桃李同嫣然。
今人政自無此手,昔也子賤今琴川。
爭名固淺丈夫事,公益走避如云煙。
共惟圣學(xué)本心授,不敬莫大中無傳。
吾行敢后天下士,百年人物猶拳拳。
風(fēng)流往往入詩笥,經(jīng)濟(jì)一一歸民編。
板輿扶上醉鄉(xiāng)日,竹溪便喚姑蘇船。
誰云弱水不可到,政成我是蓬萊仙。
注釋參考
圣學(xué)
指 孔子 之學(xué)。 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后儒不明圣學(xué),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(rèn)擴(kuò)充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二:“ 康熙 朝,以 朱子 昌明圣學(xué),有益斯文,命禮臣升躋神位於十哲之次。” 梁啟超 《日本橫濱中國大同學(xué)校緣起》:“北肇強(qiáng)學(xué)於京師,南開圣學(xué)於 桂海 。”
本心
(1) [one's conscience;one's original idea;real intention]∶原來的心愿
(2) [conscience]∶舊指天生的善性;天良
此之謂失其本心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詳細(xì)解釋(1).天性,天良?!睹献印じ孀由稀罚骸班l(xiāng)為身死而不受,今為宮室之美為之……此之謂失其本心?!薄逗鬂h書·王符傳》:“雖有明察之資,仁義之志,一旦富貴,則背親捐舊,喪其本心?!?明 唐順之 《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銘》:“心學(xué)之亡久矣,有一人焉,倡為本心之説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四》:“徐聞窗外微哂曰:‘君不敢答,猶能不欺其本心?!?/p>
(2).本意,原來的心愿。 漢 阮瑀 《為曹公作書與孫權(quán)》:“加 劉備 相扇揚(yáng),事結(jié)舋連,推而行之,想暢本心,不愿於此也。” 宋 蘇轍 《閑居五詠·移竹》:“稍去千百竿,欲廣西南屋;本心初不爾,百口居未足。”《三國演義》第八五回:“臣與 蜀 主,推誠相信,知臣本心,必不肯殺臣家小也?!?/p>
(3).真心。 唐 羅虬 《比紅兒詩》:“月落潛奔暗解攜,本心誰道獨(dú)單棲?還緣 交甫 非良偶,不肯終身作 羿 妻。” 宋 陳善 《捫虱新話·歐陽公不以古文始於尹師魯》:“今觀 歐陽公 言,若以古文始自 師魯 ,則前有 穆脩 及 有宋 先達(dá)甚多,此豈其本心哉?無乃亦自留一著乎?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一:“他也不是本心要看,只因千金之説上心,希圖頻對人講,或有奉承他的解意了,購求來送他?!?郭沫若 《蔡文姬》第一幕:“說本心話,我很想回去,但又不愿意離開你們?!?/p>
(4).草木的根株。《漢書·蕭望之傳》:“附枝大者賊本心,私家盛者公室危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本心,樹之本株也?!?唐 張九齡 《感遇》詩之一:“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!”
不敬
(1).怠慢;無禮。《論語·為政》:“ 子游 問孝,子曰: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(yǎng);至於犬馬皆能有養(yǎng)。不敬,何以別乎。”《國語·周語上》:“ 呂甥 、 郤芮 相 晉侯 不敬?!?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宮闈·世宗廢后》:“亦不以廢后罪狀告宗廟、示天下;但云不敬不遜,侮肆不悛而已。”
(2). 漢 代罪名之一?!妒酚洝せ茨虾馍搅袀鳌罚骸爱?dāng)是時(shí), 淮南 相怒 壽春 丞留太子逮不遣,劾不敬?!薄稘h書·翟方進(jìn)傳》:“ 慶 有罪未伏誅,無恐懼心,豫自設(shè)不坐之比;又暴揚(yáng)尚書事,言遲疾無所在,虧損圣德之聰明,奉詔不謹(jǐn);皆不敬?!?顏師古 注:“既自云不坐,又言遲疾無所在,此之二條於法皆為不敬?!?/p>
莫大
莫大 (mòdà) 最大,沒有比這更大 greatest 他這樣處理問題,簡直是莫大的恥辱無傳
沒有留傳;沒有傳播。 唐 韓愈 《南山詩》:“得非施斧斤,無乃假詛呪;鴻荒竟無傳,功大莫酬僦?!薄缎挛宕贰せ抡邆髻潯罚骸皣遗d廢之際,豈無謀臣之畧,辯士之談?而文字不足以發(fā)之,遂使泯然無傳於后世。” 清 錢謙益 《列朝詩集小詩·陸少保完》:“自次其詩文為《水村集》二十卷……余得其所次集草藁,惜其遂無傳也,為略存之?!?/p>
謂沒有對儒家經(jīng)文寫下解釋、闡發(fā)的文字。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:“﹝ 申公 ﹞退居家教……弟子自遠(yuǎn)方至受業(yè)者百餘人, 申公 獨(dú)以《詩》經(jīng)為訓(xùn)以教,無傳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謂 申公 不作《詩》傳,但教授?!?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“ 盾 ( 趙盾 )不誅,無傳,何也?曰:世亂義廢,背上不臣、篡弒覆君者多,而有明大惡之誅,誰言其誅?”
釋寶曇名句,送孫季和知縣赴常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