逃死復(fù)誦此,自笑還自憐
出自宋代利登《北溪蒼山謀避寇念青陽蒼山徘徊不忍作古調(diào)開》:
憶我昨選勝,瓶錫來蒼山。
上巖豁萬里,下峽窮重玄。
謂此已勝絕,可以無梅川。
后同北溪游,青陽稅塵鞍。
險流貫地軸,危瀑垂天關(guān)。
云氣夜結(jié)構(gòu),如有飛來仙。
迥然幽且深,直可無塵寰。
乃知天壤寬,淺目非所沿。
亦豈無勝此,天不丐我閑。
豺虎白日行,俘掠無崖巔。
此境亦莫保,惜此時運艱。
二君皆駿人,銓時洞遐觀。
考槃?chuàng)駶竟?,取?shù)良已慳。
天尚不子與,而遣纏世患。
十月崆峒路,霜風吹羈單。
回首舊游處,野孤嗥暮煙。
天地豈不寬,我身靡所安。
思古英達士,豈皆薄龍盤。
求隱有不可,勛名乃窮年。
困衡心慮閒,庸非大任緣。
勉哉慎所從,致主或不難。
逃死復(fù)誦此,自笑還自憐。
念我昔時語,夢驚老云間。
茲事今已晚,誰能復(fù)長嘆。
注釋參考
逃死
逃避災(zāi)禍或致死的危險?!秶Z·楚語下》:“夫從政者,以庇民也。民多曠者,而我取富焉,是勤民以自封也,死無日矣。我逃死,非逃富也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夏馥》:“一人逃死,禍及萬家?!薄睹魇贰ど昙沿穫鳌罚骸熬赣须y,焉逃死?”
自憐
亦作“ 自憐 ”。自傷;自我憐惜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通路》:“陰憂兮感余,惆悵兮自憐。” 晉 束晳 《貧家賦》:“行乞貸而無處,退顧影以自憐?!?北齊 顏之推 《神仙》詩:“鏡中不相識,捫心徒自憐?!?唐 岑參 《初授官題高冠草堂》詩:“自憐無舊業(yè),不敢恥微官。” 宋 歐陽修 《三日赴宴口占》:“共喜流觴修故事,自憐霜鬢惜年華。” 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學生和玉佛》:“驚擾詎云妄?奔逃只自憐?!?/p>
見“ 自憐 ”。
利登名句,北溪蒼山謀避寇念青陽蒼山徘徊不忍作古調(diào)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