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驀山溪》:
猿捉整,是修真格。
各得其門,長(zhǎng)閑,便歸陽(yáng)陌。
年光景,悟此得清涼,兆有,中仙,下貧人憶。
蒙書誨,日頻搜索。
意上來(lái)聞,邊聲,怎生掩間,前朦事,別是一家風(fēng),尸沒(méi),和松,敢溪山驀。
注釋參考
修真
道教謂學(xué)道修行為修真。 唐玄宗 《送道士薛季昌還山》詩(shī):“洞府修真客, 衡陽(yáng) 念舊居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敘畫》:“畫人物必分貴賤氣貌、朝代衣冠。釋門有善功方便之顏,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。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十七:“其次者修真煉性,吐故納新,筑坎離以延年,煮鉛汞以濟(jì)物?!?/p>
王哲名句,驀山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