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甚情悰,更當(dāng)恁地時節(jié)。
出自宋朝周邦彥《滿路花/促拍滿路花》
金花落燼燈,銀礫鳴窗雪。夜深微漏斷,行人絕。風(fēng)扉不定,竹圃瑯玕折。玉人新間闊。著甚情悰,更當(dāng)恁地時節(jié)。無言敧枕,帳底流清血。愁如春後絮,來相接。知他那里,爭信人心切。除共天公說。不成也還,似伊無個分別。
注釋參考
情悰
(1).猶情懷;情緒。 前蜀 李珣 《臨江仙》詞:“引愁春夢,誰解此情悰!” 宋 歐陽修 《與王懿敏公書》:“歲月不覺又添一歲,目日益昏,聽日益重,其情悰則又可知。” 清 陳維崧 《燕山亭·和韻送魏禹平同京少蕺山次山賦》詞:“惜別情悰,中酒心期,自己殊難分曉。”
(2).指情狀。 明 無名氏 《贈書記·奚奴辨本》:“區(qū)區(qū)怎生怎生甘投到,老爺,你就里參詳,情悰了了?!?/p>
恁地
亦作“ 恁的 ”。亦作“ 恁底 ”。1.如此,這樣。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下:“前世謂‘阿堵’,猶今諺云‘兀底’;‘寧馨’,猶‘恁地’也,皆不指一物一事之詞?!?宋 柳永 《晝夜樂》詞:“早知恁地難拚,悔不當(dāng)初留住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料想當(dāng)日別離不恁的苦?!薄端疂G傳》第一回:“既然恁地,依著你説,明日絶早上山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等還音義》:“所謂兀底、恁底、寧底、憑底、惡得、惡垜、阿墮、阿堵,皆言‘此等’也?!?/p>
(2).怎樣,怎么?!毒┍就ㄋ仔≌f·碾玉觀音》:“ 崔寧 認得像是 秀秀 的聲音,趕將來又不知恁地,心下好生疑惑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鶴賦》:“今日公暇,曾約 黃山谷 與 印禪師 再游 赤壁 ,恁的尚未到也?”
(3).什么?!犊煨木幊跫返诙兀骸耙蝗?,鋤到墻邊,一聲響,把鋤子跳將起來,暗自道,作怪,打著了恁的東西?”
時節(jié)
時節(jié) (shíjié) 季節(jié);時令 season 好雨知時節(jié),當(dāng)春乃發(fā)生?!啤?杜甫《春夜喜雨》 又如:清明時節(jié);秋收時節(jié) 時候 time 正是江南好風(fēng)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?!啤?杜甫《江南逢李龜年》周邦彥名句,滿路花/促拍滿路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