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宋先生《武陵春》
虎繞龍?bào)垂ψ蠲睿粫诘ぬ铩t鼎烹煎火自然。日月煉為先。認(rèn)取坎離為造化,真氣要還源。向已澄靜坐內(nèi)觀。九轉(zhuǎn)煉成丹。
注釋參考
認(rèn)取
(1).記住;記得。取,助詞。 唐 呂巖 《步蟾宮》詞:“坎離乾兌逢子午,須認(rèn)取自家根祖?!?宋 周邦彥 《玲瓏四犯》詞:“休問舊色舊香,但認(rèn)取芳心一點(diǎn)?!?宋 李清照 《蝶戀花·上巳召親族》詞:“空夢 長安 ,認(rèn)取 長安 道。”
(2).辨認(rèn),認(rèn)得。取,助詞。 清 唐甄 《潛書·七十》:“其本心雖未嘗亡,而陷溺之久,如素入染,不可認(rèn)取;如珠投海,不可尋求?!?/p>
坎離
(1).猶言鉛汞、水火、陰陽?!兑住ふf卦》:“坎為水……離為火?!薄兑住ふf卦》:“坎再索而得男,故謂之中男;離再索而得女,故謂之中女?!?/p>
(2).坎、離本為《周易》的兩卦,道教以“坎男”借指汞,內(nèi)丹家謂為人體內(nèi)部的yin{1-1}精;以“離女”借指鉛,內(nèi)丹家謂為人體內(nèi)部的陽氣。 唐 呂巖 《百字碑》詩:“氣回丹自結(jié),壺中配坎離?!?明 湯顯祖 《邯鄲記·度世》:“是黃婆土筑了基,放在偃月爐。封固的是七般泥,用坎離為藥物。” 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人之色身或有變壞,或值遲暮,色力已衰,不能修清凈以了性命,則置鼎器,取坎離,以補(bǔ)完先天,然后靜可修。謂之泥水金丹?!?/p>
造化
造化 (zàohuà) 福分;好運(yùn)氣 good luck 子女都這么孝敬,你可真有造化 自然界 Nature 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?!鸥Α锻馈?信造化之尤物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 與造化抗衡真氣
(1).人體的元?dú)?,生命活動的原動力。由先天之氣和后天之氣結(jié)合而成。道教謂為“性命雙修”所得之氣。《素問·上古天真論》:“恬惔虛無,真氣從之;精神內(nèi)守,病安從來?” 唐 王維 《賀元元皇帝見真容表》:“臣聞仙祖行化,真氣臨關(guān);圣人降生,祥光滿室?!?宋 蘇軾 《上神宗皇帝書》:“不善養(yǎng)生者,薄節(jié)慎之功,遲吐納之效,厭上藥而用下品,伐真氣而助強(qiáng)陽,根本已危,僵仆無日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郊遇》:“三昧上真氣已全,百煉中凡心俱浄?!?/p>
(2).指剛正之氣。 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送尉》:“英雄欺世,久之畢竟難瞞,胸中既無真氣蟠,筆下焉能力量完!” 侯方域 《祭吳次尾文》附 清 徐作肅 評:“chan{1|1}綿嗚咽,全是一團(tuán)真氣。此等文正以不必剪裁為佳?!?/p>
(3).特指帝王的氣象。 唐 杜甫 《送重表侄王砅評事使南?!吩姡骸?秦王 時在座,真氣動戶牖?!?/p>
還源
(1).返歸本源?!端螘分疽弧罚骸扒叩摵?,藝敏者位優(yōu),利以動之,則人思自勸,風(fēng)以靡之,可不訓(xùn)自革,反本還源,庶可跂踵?!?/p>
(2).佛教語。由迷誤而轉(zhuǎn)入醒悟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傅大士碑》:“時還鄉(xiāng)黨,化度鄉(xiāng)親,俱識還源,并知回向?!?唐 柳宗元 《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》:“滌慮發(fā)真照,還源蕩昏邪。”
宋先生名句,武陵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