般斤思郢質(zhì),鯤化陋鰷濠
出自宋代蘇軾《次韻張安道讀杜詩》:
大雅初微缺,流風(fēng)困暴豪。
張為詞客賦,變作楚臣騷。
展轉(zhuǎn)更崩壞,紛綸閱俊髦。
地偏蕃怪產(chǎn),源失亂狂濤。
粉黛迷真色,魚蝦易豢牢。
誰知杜陵杰,名與謫仙高。
掃地收千軌,爭(zhēng)標(biāo)看兩艘。
詩人例窮苦,天意遣奔逃。
塵暗人亡鹿,溟翻帝斬鰲。
艱危思李牧,述作謝王褒。
失意各千里,哀鳴聞九皋。
騎鯨遁滄海,捋虎得綈袍。
巨筆屠龍手,微官似馬曹。
迂疏無事業(yè),醉飽死游遨。
簡(jiǎn)牘儀刑在,兒童篆刻勞。
今誰主文字,公合把旌旄。
開卷遙相憶,知音兩不遭。
般斤思郢質(zhì),鯤化陋鰷濠。
恨我無佳句,時(shí)蒙致白醪。
殷勤理黃{1~1}菊,未遣沒蓬蒿。
注釋參考
般斤
古代巧匠 魯班 的斧頭。語本 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君子》:“ 般 之揮斤, 羿 之激矢;君子不言,言必有中也?!焙笠浴鞍憬铩庇鞔蠼车募寄?。 宋 蘇軾 《次韻張安道讀杜詩》:“ 般 斤思 郢 質(zhì),鯤化陋儵 濠 ?!?/p>
郢質(zhì)
郢 地有 匠石 者,能用斧頭削除人鼻端的bai{1-1}粉而不傷其鼻。 宋元君 聽說后,召 匠石 試之。 匠石 說:“臣則嘗能斵之。雖然,臣之質(zhì)死久矣。自夫子之死也,吾無以為質(zhì)矣,吾無以言之矣?!眳㈤啞肚f子·徐無鬼》。后因以“郢質(zhì)”喻指契合無間的知音。《晉書·嵇康傳》:“蓋其胸懷所寄,以高契難期,每思 郢 質(zhì)?!币嘧鳌?郢中質(zhì)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三五:“《大雅》思 文王 ,《頌》聲久崩淪,安得 郢 中質(zhì),一揮成風(fēng)斤!” 王琦 注引 蕭士贇 曰:“ 太白 嘗論詩曰:‘將復(fù)古道,非我而誰?’《雅》、《頌》之作, 太白 自負(fù)者如此。然安得《雅》《頌》之人識(shí)之,使 郢中 之質(zhì)能當(dāng) 匠石 之運(yùn)斤耶!”
鯤化
謂鯤變化為鵬。比喻有遠(yuǎn)大前途的發(fā)展變化。 唐 錢起 《巨魚縱大壑》詩:“龍攄回地軸,鯤化想天池?!眳⒁姟?鯤鵬 ”。
蘇軾名句,次韻張安道讀杜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