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陰剝盡,一陽來復(fù)
出自宋代釋普度《偈頌一百二十三首》:
群陰剝盡,一陽來復(fù)。
鐵樹花開,清香馥郁。
眼皮開未開,枝南復(fù)枝北。
凹凹凸凸破沙盆,何似鎮(zhèn)州大蘿卜。
注釋參考
群陰
(1).各種陰象?!秴问洗呵铩ぞā罚骸霸乱舱?,羣陰之本也。月望則蚌蛤?qū)?,羣陰盈;月晦則蚌蛤虛,羣陰虧。夫月形乎天而羣陰化乎淵?!?宋 黃庭堅 《歲寒知松柏》詩:“羣陰彫品物,松柏尚桓桓。”
(2).眾奸小。《宋史·樂志七》:“羣陰猶黷,一戎大定?!?梁啟超 《祭海珠三烈士》:“當 粵 局煎急,軍師首鼠,君當機一斷而懾羣陰?!?/p>
一陽來復(fù)
古人認為天地間有陰陽二氣,每年至夏至日,陽氣盡而陰氣始生;至冬至日,則陰氣盡而陽氣開始復(fù)生,謂之“一陽來復(fù)”。見《易·復(fù)》 孔穎達 疏。 宋 王安石 《回賀冬啟》之二:“伏以四序密移,一陽來復(fù),氣驗管灰之應(yīng),官書云物之占。” 元 侯克中 《春前一日》詩:“歲月催人不易禁,一陽來復(fù)又成臨?!?/p>
釋普度名句,偈頌一百二十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